李浩聞言攤手道:“你有何請求,但說無妨,隻要本侯力所能及而且又不違背俠義之道,本侯都會答應你。”
神棍劉緩緩道:“此次前去倭國,前途未卜,有道是人有旦夕禍福,說不定就回不來了,小人若是殞命倭國,希望侯爺能念在往日的情分上,派人將小人的屍骸給帶回來,葬在河北五方觀前的一株大柳樹下,這也算是落葉歸根了。”
李浩聞言心頭一沉,沉默了片刻,緩緩點頭道:“好,本侯答應你,不過本侯可不希望你死,你若是死了,誰替本侯辦事,這樣吧,本侯挑兩個護院隨你一起前去,對外宣稱是你徒弟,順便保護你周全。”
他說著轉頭掃了一眼身後的幾個特種兵,最後點名道:“王石,王磊,你們兄弟二人護送劉先生去倭國吧,一定要聽劉先生的話,知道嗎?”
“是!”王石和王磊聞言低聲領命,不是他們不情願,而是現在是夜間,不能高聲說話,以免引起別人注意。
神棍劉聞言再次感激地朝李浩一拜,然後帶著兩個特種兵毅然上馬,離開了上河村。
送走了神棍劉,李浩的心中波瀾起伏,難以平靜,在他的所有計劃中,對付倭國的計劃是最讓他激動的,這跟曆史有關,相信隻要是中國人,都會激動的。
從第二天起,李浩開始畫圖紙,這次畫的是學校建築工程圖,為了這個學校的圖紙,李浩可是煞費苦心,采用了現代和唐朝相結合的建築風格,這樣容易讓人接受,而且,設施必須完善,他要帶來的不僅是未來世界的學識,還有未來世界的學習理念,素質教育,勞逸結合,所以體育項目將是必不可少的。
不過未來世界的教學理念也有許多糟粕,他必須剔除,比如應試教育,比如全麵發展。
李浩不想弄什麼應試教育,考試本身隻是對學生所學知識的一種檢查方法,而不是篩選人才的最終方式,他不想教育的結果是為了考試而考試,他要的是真正的人才,所以在他預想中,學校也會有考試,但考試成績不重要。
至於全麵發展,其實隻是應試教育的產物而已,未來世界的老師總是以水桶短板的道理來教育學生,讓學生們不要偏科,李浩則覺得,偏科沒關係,偏科的往往出人才,十全十美實在太難了,又不需要考大學,要什麼均衡發展,就偏科,挺好,科研人員往往就是那些偏科非常嚴重的人。
他已經規劃好了,學校每天一節體育課是必不可少的,因為他的學校課程少,沒有什麼外語課,語文課也隻是學習一下文章和詩詞,順便教一教禮儀,這裏的禮儀,不是古代那種繁複苛刻的禮製,而是簡化後的禮義廉恥,是社會的道德標準和行為規範,是真正的孔子思想精華,而不是被那些腐儒曲解之後的禮教。
李浩雖然不喜歡古代禮製,卻又不希望大唐百姓變得毫無道德,畢竟他從未來世界而來,未來世界雖然破除了古代的封建禮教,卻也因此而使得許多國民道德淪喪,用孔子的話說,簡直就是一個禮崩樂壞的年代,老太太在路上跌倒了沒人敢扶,誰扶誰倒黴,這就是中華民族道德衰退的一個典型例子。
教育事業的計劃,是李浩最宏大的計劃,也是他最重視的計劃,這將會影響中華民族未來的走向,是走上正路還是走上歧途,一切皆看教育,而他李浩,則是那位領路人,所以他要慎而又慎,千萬不可將自己的民族引上歧途,否則自己將淪為罪人。
現在李浩每天都很忙碌,他不僅要練武,還要教課,還要繪製學校圖紙,還要寫自己的教育計劃書,還要修改教科書。
他教課的時候發現教科書有個很大的弊病,倒不是說教科書有錯誤,而是不適合這個年代,雖然文字改為了繁體,但教科書裏總是出現一些不該屬於這個年代的東西,比如公元多少多少年,哪位偉大的物理學家發現了什麼什麼定理,包括牛頓,伽利略,笛卡爾,安培,歐姆,愛因斯坦等等,這些人都不該出現在唐朝的教科書上,所以他需要改。
人在忙碌的時候,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三月二十五,圖蘭朵臨產了,李浩的第一個孩子即將出世。
淩晨四點多鍾,圖蘭朵忽然肚子疼,痛叫聲驚醒了李浩,李浩意識到她可能要生了,趕緊傳喚穩婆和裴渺,外加兩個他特地聘請過來的郎中。
還好李浩早有準備,到淩晨五點的時候,一切準備就緒,臨時產房就在圖蘭朵的房間,府上的丫鬟們紛紛端來熱水,在產房中忙碌,李浩裴渺還有那兩個郎中全都在院中待命,陳鬆和陸雲飛身上屋頂警戒,其餘的人全部守在內院門口,生個孩子而已,李浩卻感覺比上陣殺敵還要緊張。
房中時不時傳來圖蘭朵的痛叫聲,這痛叫聲持續很久,李浩在院中聽得如百爪撓心,焦躁不堪,一個勁地繞圈子走來走去,跟驢推磨似的。
終於,將近七點鍾的時候,房中傳來一聲嬰兒啼哭聲,李浩頓時激動得眼眶都濕了,開心叫起來:“生了!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