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7章:酒樓驚言(下)(1 / 2)

李世民聽到這裏緩緩閉上眼,眼角忽有淚珠滑出,他不知道隔壁房間的人是誰,反正那人的話,就像一柄刀紮進了李世民的心窩最深處,雖然隻是推測之言,但李世民知道,他說得極有可能就是真的,李泰和李承乾都是他兒子,二人爭鬥多年,他這個做父親的太了解他們了,李泰怎麼可能好心去拜訪李承乾呢,可惜他當時被憤怒蒙蔽了雙眼,沒有多想,又或許,他根本就不敢往這個方向去想,因為結果太殘忍,他不願接受。

隔壁傳來劉兄的驚呼聲,接著便聽到劉兄道:“聽你這麼一說,似乎還真是這麼回事,倘若真是如此,可千萬不可立魏王為太子,於私,隻怕他為了鞏固皇位,也會殺了吳王和其他皇子,於公,他也不是明君之選。”

“正是如此。”

“那吳王呢?你為何認為吳王也不是帝王之選?”

李世民抬袖拭去淚水,一聽到隔壁的人要點評吳王了,趕忙強自平複情緒,繼續認真聽隔壁的人說。

隻聽那朱兄說道:“吳王是隋煬帝外孫,單就是這層血脈關係,就不能讓他做太子,至於吳王這個人,嗬嗬,他確實英武,而且胸懷大誌,可是,他今年也有二十多歲了吧,為何還不見他有半分作為,晉王才十四歲便已隨藍田縣侯去河北治災患了,吳王自詡有一身本事,可至今還未走出他的王府。”

“他可能是未逢機遇呢。”

“這都是失敗者的托辭。”朱兄冷笑道,“吳王有一身本事不假,胸懷大誌也不假,可似他這般之人,朝中能臣良將大多如此,他的本事毫無半分用武之地,他再厲害,能比得上藍田縣侯嗎。”

劉兄聞言咋舌道:“你這話說的,後輩之中又有誰能與藍田縣侯相比。”

朱兄道:“這就對了,為君者,可以沒有什麼大才,但必須善斷,善聽,善用人,偏偏吳王優柔寡斷,而且剛愎自用,身邊更無良臣幕僚,可見這三點他都沒做到,倘若他做了皇帝,他的一身本領對於治國不僅無大用,還會害苦了大唐,因為他天生尚武好戰,一旦繼位,必會四處征討他國,開疆拓土,以此來博取聖君虛名,大唐雖強,但打仗從不發無理之兵,他若是四處征討,必然會惹得萬邦齊力反抗,到時候苦的自然是百姓,皇上剛剛建立的盛世隻怕要毀在他手上。”

李世民聞言再次震驚,這一點,他從來都沒想過,現在聽了這人的話,李世民仔細一想,李恪似乎確實是這種性子,很執拗,很好戰,倘若讓他為帝,隻怕是個戰爭瘋子。

那劉兄聞言笑道:“若是把晉王的性格與吳王的性格分一點,那便好了。”

“說到晉王……”那朱兄忽然沉吟起來。

李世民也不禁豎起耳朵,他很想知道這人對李治是何評價。

朱兄沉吟了片刻,忽然道:“晉王雖然性格弱了一點,但整個人還是不錯的。”

李世民聞言點頭,他自己對李治的評價也是如此,李治這孩子不錯,就是性格弱了點。

那劉兄聞言笑道:“朱兄你這話說的也太含糊了吧,對魏王和吳王評價了那麼多,對晉王就一句帶過?”

朱兄道:“若要仔細點評,我覺得晉王倒是可以勝任太子之位的。”

“哦?”劉兄聞言驚訝道,“何出此言?”

李世民聞言也是一驚,他幾乎從未想過讓李治做太子,因為李治太平庸了,這人卻忽然說出這樣的話,他一定要好好聽聽對方的理由。

隻聽朱兄緩緩道:“我從河北而來,聽聞許多河北百姓稱頌晉王,還說了一些晉王治災時的事跡,晉王有一點與當今皇上頗為相似,那就是愛民如子。”

“怎麼一個愛民如子法?”

“聽那些親生經曆過河北大雪災的百姓說,當時他們在一個營地裏,有十萬多的災民,晉王四處奔走為他們解決了糧食問題,將他們安置好,有吃有住不說,晉王還每日兩次前去噓寒問暖,一聽說有人生病,立刻派太醫前去為病者診治,寒冬之下,竟無一人餓死,凍死或者是病死……”

李世民聽到這番話,愣在了那裏,這些事情他從未聽說過,李治和李浩回來也沒跟他講過,沒想到自己的這個小兒子竟還有如此愛民的一麵,這已經達到成為一個明君的基本要求了,李世民為何被稱為明君,因為他善與納諫,勤政愛民,愛民,是一個易說而不易做的事情,也是身為一個明君最重要的素養,皇帝不愛民,又怎麼指望百姓擁戴呢,民可載舟,民可覆舟,這句話可不是隨便說的。

那劉兄聽完後不禁唏噓:“沒想到,晉王竟是如此愛民,難得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