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的聲音傳入每一位唐軍的耳中,也滲透到了他們心裏,他們感覺自己的靈魂在激蕩,體內的熱血在翻騰,也許他們當初參軍隻是為了功名、軍田,或者是一口軍糧,但此刻,他們早已忘卻了當初的私欲,眼前的兩百多具戰士筆直的屍體,加上李浩的解讀,仿若黑暗中的一盞明燈,為他們指明了人生道路的方向,他們此生,注定不再渾噩。
時間緊急,李浩雖然心中悲痛,卻也沒空說太多,他下令將這群英雄的屍體挪開,安置於一旁,特派千人暫且保護,他決定事後再將他們立碑安葬,眼下,最重要的事就是大軍入城。
大軍從朱雀門湧入皇城,李浩撥給薛仁貴一萬人馬,讓他火速帶軍前去太極宮救駕,而他,要留下來跟祿東讚算賬。
看到李浩大軍入城的時候,祿東讚氣色灰敗,仰頭望向天空,長聲歎道:“時不我與,既然上天生了我葛爾東讚,為何還要生一個李浩。”
這聲感歎,頗有既生瑜何生亮的味道。
李浩命令兩萬多大軍強攻城頭,吐蕃大軍紛紛退回,死守南城牆,不讓唐軍登城,李浩站在皇城內朱雀門下方,抬頭望向城樓。
吐蕃大軍雖然人數比唐軍還多,死命抵擋,但他們士氣已失,戰力低迷,反觀唐軍,那兩百多具黑乎乎的玄甲軍屍體和李浩的言語使得他們熱血沸騰,他們全都跟打了雞血似的,亢奮得宛若猛獸,對吐蕃大軍發起強烈猛攻,勢不可擋,殺得吐蕃軍節節後退。
皇城的南城牆戰火紛飛,喊殺聲震天,無數的屍體從城頭滾落,鮮血太多,在寒冷的天氣下,幾乎已形成大片的白霧,此戰,已不可用慘烈二字來形容。
日暮西山,天色漸漸昏暗,葛爾東讚走到城垛邊,望向下方的李浩,兩軍主帥對視,時間仿若停滯。
就在這時,李績帶著五萬大軍到來,抵達朱雀門外,聽到這個彙報後,葛爾東讚長歎一聲,他知道,他們連最後一絲翻盤的希望都沒有了。
“全都住手!”葛爾東讚忽然舉手沉喝,雙方大軍都停了下來,紛紛轉頭望著他。
“李浩!你贏了!”葛爾東讚望著城下的李浩,神情蕭瑟,一時間仿佛老了十幾歲。
李浩麵無表情地問:“你是死?還是降?”
祿東讚轉頭環顧僅剩的兩萬吐蕃大軍,隻見他們也在盯著自己看,是啊,他是大軍主帥,吐蕃大相,是他們的首領,他們自然要盯著他看。
祿東讚想到出征之時,自己帶著十五萬大軍,浩浩蕩蕩而來,而如今,隻剩這兩萬殘兵敗將,此刻,有人表情凶狠,有人表情迷茫,有人表情痛苦,有人則頗為懊惱……
“是我沒帶好他們。”祿東讚心中暗歎一聲,然後高聲道,“諸軍,放下兵器吧。”
祿東讚降了,雖然很多吐蕃武士心有不甘,但大部分吐蕃軍知道大勢已去,如今主帥有命,他們自然遵從,紛紛放下兵器。
李浩一揮手,唐軍紛紛上前將這些吐蕃武士押解下城樓,與此同時,李績留四萬大軍在朱雀門外,帶著一萬大軍入皇城,李浩讓他派人一起押解吐蕃俘虜。
等所有吐蕃俘虜都被押解跪在朱雀門前時,已經夜幕低垂,繁星漫天,四周豎起無數火盆,亮起無數火把,把偌大的朱雀門照得仿若白晝,現在城樓之上隻有祿東讚一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