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唐君臣在太極殿定下由薛仁貴擔任西海道行軍大總管征討吐穀渾的時候,遠在西方雪域高原的吐蕃邏些城,一隻海東青飛進了噶爾東讚府上,這隻海東青是噶爾東讚親自馴養多年的獵鷹,十分具有靈性,噶爾東讚在朱雀門被破開的時候,放出自己的獵鷹,讓它將自己的遺書帶回吐蕃。
看到獵鷹飛回,一個身穿吐蕃貴族服飾的二十多歲青年趕忙來到獵鷹槽邊,從獵鷹的腳上解開竹管,然後取出竹管內的一卷羊皮,隻見羊皮上寫著密密麻麻的吐蕃文字,他看完之後,便已雙眼發紅,淚水盈眶,這一封,竟是祿東讚的遺書。
而眼前這個跟李浩差不多年紀的年輕人,可不是無名之輩,相反,他在曆史上非常有名,他的名字,叫做噶爾欽陵,全名噶爾·欽陵讚卓,因為他跟他父親噶爾東讚一樣,擔任過吐蕃大論(大相),吐蕃稱宰相為論,所以史書常稱之為論欽陵,他和他的父親加起來一共掌控吐蕃朝政七十年之久。
論欽陵是一個有大才之人,他是吐蕃曆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論智慧,政治才能以及軍事才能,無論哪一點他都不比他父親差,而且,他在吐蕃擔任大相的時候,直接攝政,大權在握,比祿東讚的權勢還要大。
說起論欽陵的功績,說出來很嚇人,在曆史上,論欽陵多次大敗唐軍,有很長一段時間,吐蕃一直壓製大唐,這些都是敗論欽陵所賜,論欽陵打敗過大唐許多名將,其中最出名的兩個,就有薛仁貴和武則天時期的王孝傑,這二人可是大唐曆史赫赫有名的名將,都曾敗於他手,王孝傑甚至還因為敗給論欽陵,而被武則天貶為庶民,可見論欽陵的軍事才能真的非常厲害。
祿東讚在教育孩子這方麵,還是很有建樹的,他的五個兒子,個個都很有才能,論欽陵尤為出眾,而且,他的兒子們很團結,這也是噶爾東讚父子能掌控吐蕃七十年的最重要原因。
噶爾欽陵看到父親的遺書後,悲傷片刻,立刻便派人備車馬,前去求見鬆讚幹布。
鬆讚幹布看到祿東讚的遺書後,也是一陣悲傷,幾乎要落淚,噶爾欽陵卻強忍悲痛,安慰道:“讚普,父親在遺書中提到,大唐遭此大辱,必然會報仇,但唐軍不敢來我高原作戰,極有可能會先派兵攻打吐穀渾,以吐穀渾為練兵場,在那裏厲兵秣馬之後來攻打我們,讚普,我們當做好準備。”
“嗯。”鬆讚幹布點頭道,“大論向來推測神準,此事關乎我吐蕃國運,不可怠慢,不過眼下我吐蕃三大如帥盡失,而且兵馬也隻剩七萬,當真叫本讚普頭疼不已。”
噶爾欽陵恭敬行禮道:“讚普,您若信得過欽陵,欽陵願攜三萬人馬,前去吐穀渾鎮守。”
“三萬人馬……”鬆讚幹布猶豫了片刻後,緩緩道,“倘若大唐派李浩前去,你可能應對?”
噶爾欽陵搖頭道:“欽陵從未與之交手,不敢信口開河。”他的性格,跟噶爾東讚很像,有才能,不張狂,不孤傲,很穩。
鬆讚幹布見他小小年紀就老成穩重,頓時安心不少,加上噶爾欽陵也確實立下過不少戰功,於是他便道:“好,本讚普與你三萬兵馬,前去吐穀渾鎮守,若唐軍前來,你便阻截,若遇李浩,不可與之交鋒,保存實力為重。”
“是!”噶爾欽陵恭敬行禮,然後道,“讚普,如今我吐蕃國力大損,若是李浩親自帶兵前來,恐十分不妙,臣以為,讚普當向西突厥發國書,請求援助。”
“嗯……”鬆讚幹布聞言若有所思道,“有道理,隻是,譴使責任重大,使者人選,當極具才能方可說服西突厥可汗。”
噶爾欽陵趕忙道:“讚普,欽陵願意擔此重任!”
鬆讚幹布聞言訝問:“你不是要帶兵鎮守吐穀渾嗎,怎可前去西突厥?”
噶爾欽陵滿麵自信道:“讚普放心,唐軍想要前往吐穀渾,非兩個半月不能到達,欽陵帶軍抵達吐穀渾,隻需二十多天,然後欽陵快馬前往西突厥,來回也隻需月餘,時間充裕。”
“你就這麼有把握能在數天之內說服西突厥可汗?”鬆讚幹布有點擔憂地問噶爾欽陵。
噶爾欽陵淡定道:“說服西突厥可汗,數言即可,何須數日。”
鬆讚幹布見他如此自信,頗有噶爾東讚之風度,暗暗心喜,道:“好,本讚普這就下令擬製國書。”
兩日後,噶爾欽陵攜著國書,帶領三萬大軍從邏些城出發,向北前往吐穀渾。
而大唐這邊,薛仁貴也整束了兩萬兵馬,行出長安,在長亭這裏,李浩為其送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