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樊梨花雖然孤軍深入,但她對自己的能力有足夠的自信,她常年在草原和大漠之上作戰,草原就是她的家,她早已提前將地圖研究透徹,腦海中頓時就形成了一個非常立體的漠北疆域地形影像,從陰山大草原到黑戈壁,再到鬱督軍山,山川河流一應俱全,簡直堪比未來世界的衛星,她這種本事,是與生俱來的天賦,任何人都無法複製,包括李浩。
反觀薛延陀這邊,咄摩還未摸清樊梨花的底細,就盲目出擊,這才是大忌中的大忌。咄摩派出七萬大軍,直撲唐軍,樊梨花帶兵佯逃,其實她早已經在渾義河上遊十裏處築造臨時水壩,截斷渾義河上遊的河水,薛延陀大軍準備渡河追擊時,樊梨花直接下令將渾義河上遊的臨時水壩摧毀,大水衝下,直接將薛延陀大軍淹沒大半。
樊梨花趁著薛延陀大軍混亂之際忽然出擊,大敗敵軍,追殺三十多裏,遍地都是屍體,最後逃脫的薛延陀軍隻剩下一萬人,六萬大軍就這麼沒了。
一番大捷後,樊梨花調轉方向,去攻打回紇,回紇目前的可汗叫婆閏,很奇葩的一個名字,這自然是音譯的,婆閏去年才上位的,因為上一任可汗吐迷度貿然出兵攻打大唐幽州失利,損失慘重不說,逃回來的數百殘兵還將瘟疫帶回了國內,婆閏因此大傳謠言,說吐迷度失去了天神庇佑,被天神拋棄,若由他再執掌回紇,將帶領族人走向滅亡。
越是愚昧就越是相信鬼神,回紇人聽信謠言,族內全是反對吐迷度的聲音,婆閏趁機發難,起兵造反,逼吐迷度下台,吐迷度帶著一批忠心的人馬向北遁逃,婆閏當上了可汗。
婆閏去年才當上可汗,今年就迎來了大唐的軍隊,在樊梨花帶兵穿過陰山大草原的時候,婆閏就發現了唐軍,還跟薛延陀可汗通信了呢,要求一起出兵對付唐軍,可惜咄摩太自大了,認為自己足可以對付兩萬唐軍,沒有理睬婆閏,然後首戰就遭遇了大敗,而且是七萬人輸給兩萬人,丟人丟大了。
當樊梨花一路追擊薛延陀殘軍的時候,回紇兩萬大軍剛好出鬱督軍山,鬱督軍山很大,綿延千裏,雖然薛延陀和回紇的牙帳都設在鬱督軍山,但相距還是挺遠的,樊梨花向東北方向行了兩天,遇上了回紇的兩萬大軍。
經曆之前一戰,樊梨花的兩萬大軍還剩一萬七千多,雙方兵力相差無幾,直接就開打,差不多的兵力,平原作戰,沒有任何陰謀詭計,就看哪一邊的主將更會排兵布陣了。
事實證明,樊梨花確實太牛逼,雖然唐軍並不會她獨創的梨花陣,但即便最簡單的排兵布陣,她也指揮得極為恰當,應變神速,加上唐軍原本就勇猛,甫一交戰,唐軍就占了上風,樊梨花派側翼騎兵從兩旁包抄,以騎射遠程攻擊敵軍,增加擊打麵積,同時,她以一萬中軍迎接敵軍兩萬騎兵,這將麵臨巨大的壓力,一個不好就會全軍覆沒,但樊梨花豈是等閑之輩,她又發揮她的一貫勇猛作風,於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將敵軍主將斬落下馬,回紇大軍頓時群龍無首,變成一盤散沙,被樊梨花殺得潰不成軍,加上兩側的騎射夾擊,回紇大軍無路可逃,全軍覆沒。
打敗了回紇大軍後,樊梨花沒有去攻打回紇牙帳,而是選擇去攻打薛延陀牙帳,因為她知道,以自己現在所剩兵力,無論是回紇牙帳還是薛延陀牙帳,都不可能打得下來,她也知道,李世民派自己來,目的不是滅了薛延陀和回紇,而是要試試她的能力。
既然如此,她要將自己的功勞擴到最大,到目前為止,她的功勞已經夠大了,而她的兵力和糧草,隻夠她再打一場,既然隻夠打一場仗,那麼自然要挑大的打,那樣功勞才大,所以她選擇去攻擊薛延陀牙帳,畢竟薛延陀比回紇強大很多。
休整了一日後,樊梨花帶著大軍直奔鬱督軍山薛延陀牙帳,這裏駐紮著五萬薛延陀大軍,咄摩聽說唐軍到來,驚慌無比,趕忙派兵依山勢布下防線據守,之前的大敗已經嚇到他了。
鬱督軍山在曆史上非常有名,因為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燕然山,山勢起伏綿延,宛若巨獸蟄伏,易守難攻。
樊梨花帶兵強攻,因為兵力和地勢的關係,折兵三千多人,落敗而逃,薛延陀守軍大將見樊梨花落敗而逃,頓時鼓舞士氣,下山追擊,畢竟他們有三萬騎兵,而唐軍隻剩七千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