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一路來到華亭縣,已是兩天後,卞有道的公文已下,各縣衙役出動,正在四處說動沿海村鎮百姓往城中撤離。
然而百姓愚昧,不到生死存亡關頭,都不願背井離鄉,隻有少部分人懼怕官府,乖乖搬家,大部分百姓根本不為所動,對他們來說,這公文下得好沒道理,倭寇為禍,你朝廷派兵剿滅就是了,憑什麼讓他們背井離鄉,百姓們就是這樣想的。
李浩到達華亭後,看到的就是百姓在公然對抗官府的現狀,當然,說對抗有點過,反正他們就這麼賴在那裏,不肯離開,官府衙役去好言相勸,全都被他們合力懟了回來。
李浩得知此消息後,深深皺眉,他終於理解,為何明朝倭寇那麼猖獗,而沿海地帶還是有百姓鋌而走險不肯搬遷,第一可能是他們沒那能力搬遷,第二,或許就算官府願意幫助他們搬遷,他們也不肯搬,這就是古人的故鄉情結。
接下來的日子,李浩將要在這裏開辟戰場打倭寇,倘若這些百姓不搬走,必然會遭受池魚之災,官府已經跟百姓們墨跡兩三天了,百姓們還是我行我素,李浩怒了,讓李堅帶領三千府兵去協助衙役,武力逼迫他們搬遷,誰若不從,直接扣上阻礙公務的罪名,線抓進大牢再說。
李堅當即執行,帶著三千府兵出動,華亭數十沿海村鎮頓時一片喧鬧,這些百姓終究還是懼怕官府的,官府這次殺雞儆猴,連抓了近百人,用枷鎖給鎖上帶走,其他百姓見狀都怕了,紛紛開始乖乖搬遷。
李浩聽到這個消息後滿意點頭,對付百姓,就跟養孩子似的,不能一味地慣著,你對他越好,他越把自己當回事,必要的時候,抽兩巴掌,嚇唬嚇唬,保證他們服服帖帖,這是李浩的育兒經,對待百姓,也是如此,子民子民,跟孩子有什麼兩樣,雖然李浩不是皇帝,但當他大權在握的時候,大唐百姓難道不是他的子民嗎?
五日之後,華亭治下七十多個村鎮搬了個空,所有物資由官府出車馬幫忙搬運走,李浩把自己帶來的兩千人馬分成二十撥,每一撥一百人,分散到各個村鎮,裝扮成百姓,在那裏等倭寇去光臨,什麼叫腦子,這就是腦子,李浩打仗為何百戰百勝,因為他鬥誌不鬥勇,當然啦,就算是鬥勇,李浩也是無敵的。
李浩親自帶領一百人偽裝成百姓,在桃花村住下,每天派人出海去打魚,做做樣子,其實是出去探查。
剛過兩天,忽然一陣急促的哨聲傳進了村裏,李浩原本正坐在屋前的藤椅上愜意地曬太陽,聽到哨聲後趕忙驚坐而起,接著便看到一個斥候兵快步衝進村裏,一路高聲呼叫:“倭寇來襲,倭寇來襲……”
全村的士兵立刻行動起來,有人帶著兵器到屋外,將兵器藏在能藏的地方,有人則躲在屋中開始換鎧甲,還有人開始爬上房頂,開始上弓弦……
那斥候兵很快便衝到李浩屋子前,朝李浩行禮:“大將軍,倭寇來了!”
李浩問:“多少船?確定是倭寇嗎?”
那士兵道:“約有三艘船,卑職也不確定是不是倭寇,離得太遠,看不清。”
“再探!”
“是!”斥候兵領命而去,留守在存在的士兵們均都激動而又緊張地等待著,他們都是天策府的新兵,才訓練了一個月而已,還未見過人血,更沒殺過人,他們當然會緊張,李浩這次帶他們出來,就是要讓他們見見血,這是一個非常寶貴的混經驗機會,再也找不到比這群倭寇更好的陪練了。
“大家都不要緊張!”李浩看到不遠處有些士兵緊張得手發抖,便起身高呼道,“倭寇屠殺我大唐百姓,生性凶殘,與野獸無異,麵對襲擊村落的野獸,你們該怎麼辦?”
“殺!”所有人齊聲高喝。
李浩滿意點頭:“沒錯,一個字-殺!他們凶殘,你們隻要比他們更凶殘就行了,況且,本王告訴過你們,他們的刀全都是廢品,隻要在其刀柄向上三寸處用力側擊,便能敲斷他們的刀,你們還有弓箭,這場仗,本將軍希望隻是一場單方麵的屠殺,你們能做到嗎?”
“能!”所有士兵都激動高叫。
又過許久,又有斥候兵衝進了村裏,一路高聲大叫:“倭寇登岸了,倭寇登岸了……”
李浩緩步走到一張矮桌前坐下,端起水碗喝了一口水,微微仰頭望向天空漂浮的多多白雲,緩緩握拳,激動自語:“終於等到這一天了,終於可以親手殺島國人了,我的血已經開始沸騰,我的刀……已經饑渴難耐了。”他說話間解下腰間唐刀,左手持鞘,右手握柄,緩緩拔刀,露出一尺鋥亮刀身,那波浪一般的淬火紋散發出無盡寒意。
“將軍!敵人已經登岸,朝咱們這邊過來了,可以確定是倭寇!”斥候兵衝到李浩所在的籬笆院中,向李浩行禮稟報。
李浩合上刀,緩緩將刀放在桌麵,問道:“他們有多少人?”
那斥候兵回道:“回將軍,每條船一百人,一共三百。”
“傳令所有將士,待倭寇全部進入村中後,截其後路,先以弓箭齊射,再屠殺,不準放走一個漏網之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