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8章:殿議吏治(1 / 2)

葉孟秋也跟了李浩有段時間了,對李浩的一些習慣有所了解,看到李浩笑得這麼雞賊,他不禁挑了挑眉,估摸著那群大臣肯定是被李浩惦記上了,指不定李浩要怎麼坑他們呢。

李浩捧著“為人民服務”的茶杯,揭開蓋子喝了一口茶,張口哈了一大口白氣,笑嗬嗬道:“這鬼天氣啊,又要下雪了呢,對了,今日是幾日?”

葉孟秋站在他身側,淡淡回道:“王爺,今日冬至呢,您怎麼會不知道?”

李浩轉頭笑眯眯地看了他一眼,道:“我當然知道,但我就是要問一下,這樣才顯得裝逼嘛,電視和電影裏的大人物都這樣,屁大點的事都會問手下。”

葉孟秋一陣無語,他知道,李浩的“瘋病”又犯了。

在葉孟秋的奇怪表情中,李浩又道:“狄仁傑去杭州也有段日子了吧,也該回來了,如果我所猜不錯,他一定帶回來很多的吏治問題,孟秋,麻煩你幫我送一封信去薛將軍那兒。”

“是!”葉孟秋恭敬地把雙手伸到李浩麵前,準備接信。

李浩一轉身:“你等會兒,我還沒寫呢。”

葉孟秋:……

李浩有個特點,他不能閑,他隻要一閑下來,言行就會變得很古怪,就像剛才那樣,在古代,這叫古怪,在未來世界,這叫逗比。

李浩的推測還是很準的,當天夜裏就下雪了,第二天上午,狄仁傑帶著一眾大理寺官員以及問事策馬揚鞭進了長安城,要說大理寺還是很牛逼的,可以在城中騎馬,因為大理寺一般都是處理緊急要案的,所以他們有在城中騎馬的特權。

狄仁傑帶著一幫人回到大理寺,立刻去見大理寺卿孫伏伽,彙報在杭州辦事的情況,孫伏伽聽完彙報後,當即便開始寫奏疏,下午時分,孫伏伽帶著狄仁傑入太極宮,請求麵聖。

李世民在甘露殿召見孫伏伽,看完奏疏之後,李世民雙眉漸漸擰起,傳狄仁傑進殿問話,李世民問了什麼,狄仁傑答了什麼,沒有人知道,因為當時隻有他們三人在場,不過在狄仁傑和孫伏伽離開之後,李世民喚來許廉服侍,許廉發現李世民的神色很不好,雙眉緊鎖,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

隔日一早,大朝會,群臣齊聚太極殿,共商國事,今天李浩居然來了,這讓眾臣皺眉,李浩上朝,必有大事。

果不其然,朝會開始後,李世民手持一本奏疏,怒容滿麵道:“諸卿皆是我大唐棟梁,撐起了我大唐的天下,朕為君,卿等為臣,齊心共力,治理天下,然則今日,朕想問問諸卿,為官者,為何?”

群臣聞言盡都麵麵相覷,李世民問他們為何做官呢,這個問題很有深度喲,答案很主觀喲,要好好回答,看李世民今日這不開心的樣子,恐怕是不能惹,千萬不能答錯了,要撿漂亮話說。

對於這種棘手的問題,是沒有人願意主動去回答的,因為他們還沒摸清風向,不能冒險,所以說嘛,揣摩聖意非常重要,但也非常危險,揣摩對了,步步高升,揣摩錯了,牢底坐穿。

李世民見沒人答話,便開始點名,這有點像初中課堂,老師問出一個很難的問題,如果沒人舉手,那麼老師就會隨機點名讓人回答,原來這是有傳統的。

李世民第一個點的就是狄仁傑,他指了指狄仁傑,問道:“狄仁傑,你說說,你為何當官?”

狄仁傑大步出列,躬身行禮道:“陛下,微臣曾聽高人說過一席話,這一席話,足夠微臣受用一生,微臣就算將來辭世入土,也要命後人將此言刻於碑銘之上。”

“哦?”李世民聞言一陣好奇,問道,“是何話,說出來叫朕和諸卿聽聽。”

“是。”狄仁傑緩緩道,“那人說,‘男子漢大丈夫,生於天地間,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乃不虛此生。’”

一旁的李浩聞言直咂嘴,這小子真是……居然把自己當初教育葉孟秋的話給拿過去用了,還用得如此出神入化,在太極殿上裝逼,原本自己還準備拿來裝逼的呢,現在看來,又要重新找一句話應付李世民的提問了,身為李世民身邊的紅人,李浩用腳丫都能想到,李世民肯定會讓自己回答他那個奇葩問題的。

李浩咂嘴表示不屑,然而李世民卻是震驚不已,群臣也是紛紛動容,議論紛紛,覺得這句話簡直牛逼到不行,裝逼到不行,氣魄大到不行,他們已經開始議論,到底是什麼樣的高人,能說出這番大氣魄之言。

李世民手扶膝蓋,喃喃念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好氣魄,好氣魄啊!狄卿,你告訴朕,此話是哪位高人所講,朕一定要親自去見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