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沉默了許久,卻緩緩搖頭道:“陛下,咱們暫時還不能動吐蕃?”
李世民雙眉一皺,問道:“為何?青海衛到現在還未練成?”
李浩道:“陛下,青海衛應該練得差不多了,但陛下也知道,青海衛隻有四萬,還不足以攻滅吐蕃,想要攻滅吐蕃,至少還需再加四萬大軍。”
“你……你不早說,害朕又要多等一年!”李世民聞言有點氣惱,他是真的很著急。
其實李浩一點都不著急,因為他知道,今年是貞觀二十四年,曆史上不存在貞觀二十四年,因為李世民在貞觀二十三年的時候就過世了,不過,曆史上還有一個大人物,會在今年過世,那就是吐蕃讚普鬆讚幹布,隻要鬆讚幹布一死,噶爾欽陵就會在吐蕃和各大貴族重臣爭權,吐蕃一片混亂,到時候將士攻打吐蕃的最佳時機。
看到李世民急躁模樣,李浩拱手道:“是臣的不對,但陛下也知道,一下調兵八萬去青海衛,恐怕朝中眾臣不滿,陛下,臣有一個主意。”
“速速講來。”
李浩道:“陛下,倘若我們攻打吐蕃,西突厥隻怕不會袖手旁觀,畢竟他們也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咱們何不先滅了西突厥,攻滅西突厥後,咱們直接讓大軍充入青海衛,在那裏進行高原訓練,待時機成熟後,直接攻打吐蕃。”
李世民凝眉想了想,抬頭道:“主意是不錯,隻不過西突厥最近倒是頗為安穩,未敢襲擾我大唐邊境,忽然派兵滅其國,師出無名。”
李浩聞言微微一笑,自信滿滿道:“陛下,臣有辦法讓咱們師出有名,也有辦法讓阿史那賀魯犯錯。”
“哦?”李世民聞言挑眉望向李浩,頓時來了興致,道,“既然你有把握,那下一次大朝會,朕就讓你帶兵征討西突厥。”
“額……”李浩快速眨眼,忽然捂住自己的膝蓋,裝出一臉痛苦的表情,道:“陛下,臣這老寒腿的毛病犯了,恐怕不能帶兵打仗,不如臣向陛下另外舉薦一人吧。”
李世民雙眉一擰,知道李浩這貨又在跟自己睜眼說瞎話,虎起臉道:“你信不信朕立刻命人將你丟下城樓去,跟祿東讚作伴?”
李浩聞言咧嘴嬉笑道:“陛下舍得麼,臣可是上馬能拓僵,下馬能治國的良臣呢。”他說罷快速眨眼賣萌。
“行啦,你以為你還是十幾歲的時候,還用這一招。”李世民都被他賤兮兮的模樣給逗樂了,問道,“為何不想帶兵攻打西突厥?”
“臣真的是老寒腿犯了。”
“來人,把李浩推下城樓去!”
“別!臣知錯了!”李浩趕忙急叫。
李世民用力瞪了他一眼,道:“說吧,再給你最後一次機會。”
李浩無奈咂了咂嘴,道:“回陛下,臣隻是覺得有一個人比臣更合適。”
“比你更合適?”李世民眯著眼睛想了想,忽然驚覺,問道,“你是說樊梨花?”
李浩趕忙拍馬屁道:“陛下果然聖明,果然神目如炬,一下便能猜中臣心中所想,臣在陛下麵前,所有心思都無所遁形,臣對陛下的敬仰,猶如滔滔江水,延綿不絕,又如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從此以後,臣甘居大唐第二智,第一便是陛下了……”
李世民已經緩緩舉起右手,準備抽李浩了,李浩訕訕罷口,用怨念的小眼神望著李世民。
“你啊你……都三十多歲的人了,怎地一天到晚還沒正行。”李世民指著李浩訓斥,“拍馬屁也是如此不著邊際,一聽就很假。”
李浩趕忙頷首:“是,下次臣一定拍得真一點。”
“朕都被氣糊塗了。”李世民哭笑不得,道,“說正事,剛才說到哪裏了,哦對,說到樊梨花了,為何你認為她比你合適,因為她是西突厥人?”
“陛下樊梨花是唐人,她身上流著唐人的血。”李浩出言糾正。
李世民不開心了,虎著臉道:“她是唐人還是漢人很重要嗎,說重點!”
“是。”李浩道,“陛下,樊梨花在西突厥長大,對西突厥的一切都了如指掌,而且樊梨花乃一代帥才,在西突厥的時候,因為是女兒身,未得重用,陛下您一向用人唯才,何不給樊梨花一個機會,讓她大展拳腳,臣以人頭擔保,樊梨花必定能打一個漂亮仗,奏凱而歸。”
李世民沉吟了許久,點了點頭,道:“人頭擔保便不必了,你以後也不要動不動就用人頭擔保,你的人頭就這麼不值錢?”
李浩聞言趕忙拱手道:“多謝陛下。”他聽懂了李世民的意思,李世民準他所奏了。
李世民緩緩道:“就按你之前那一套,下次大朝會,朕提出兵之事,你反對,如何?”
李浩挑眉嘿嘿壞笑:“臣也是這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