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梨花聞言覺得有點別扭,她能感覺到,執失思力應該是看出來自己和李浩的關係了,也難怪,李浩在信中處處為樊梨花擔憂,執失思力要是這還看不出來,那他也白在大唐官場混這麼多年了。
樊梨花猶豫了好一陣,最終點頭道:“梨花尊叔父之言。”
“哈哈。”執失思力開懷一笑,道,“老夫這麼大歲數了,還多了一對侄子侄女,心中甚慰,你放心,吐蕃的事,交給老夫,老夫待會便發公文,讓青海衛大將軍彭海盯緊了邊塞,絕不放一個吐蕃兵馬過去。”
“多謝叔父。”樊梨花抱拳相謝,執失思力的一句話,為她解決了很大的麻煩,她隻帶了六萬兵力,以她的本事,打下西突厥應該還是可以的,但想要同時對付西突厥和吐蕃兩路人馬,她自己都覺得很懸,行軍打仗,以穩妥為上,一個不小心就要有成千上萬的兵士無故犧牲,最糟糕的還會全軍覆沒,打仗,容不得半點馬虎和僥幸。
“自己人,莫要謝。”執失思力笑了笑,叮囑道,“你手上這封信,也要記得銷毀。”
“多謝叔父提醒。”樊梨花當即便取出一盒火柴,擦燃後將信紙連同信封一起燒成灰燼。
火柴這個東西隻有李浩家的商行有售,如今已經在大唐普及,造價低廉,售價也很平民化,深得大唐百姓喜愛,李浩為什麼那麼有錢,因為他的生意好做啊,東西好賣啊,而且幾乎都是壟斷行業,能不發財嗎。
看著樊梨花將信件燒為灰燼,執失思力道:“樊將軍,其實你和老夫有一點很像,都是從突厥投誠來的大唐,老夫今日倚老賣老,叮囑你幾句。”
樊梨花趕忙道:“叔父請講,梨花洗耳恭聽。”
執失思力道:“換成唐人的話來講,咱們算是半路出家,很難得到信任,你比老夫好一點,起碼你是唐人,老夫為大唐征戰半生,雖不算勞苦功高,卻也不小,但始終未能入大唐的朝堂中心,老夫也不想有什麼怨言,能到今天這地步,老夫滿足了,隻是你還年輕,有大好的未來,如今你找到了瓊南王這棵大樹,可千萬莫要輕易放手。”
樊梨花聞言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執失思力繼續道:“接下來,你要征討西突厥,那是你曾經效力的故國,老夫也不知道你對西突厥有沒有感情,在那邊有沒有什麼故人,但老夫得告誡你,既然選擇了大唐,就要把自己當唐人,昔日的恩情,拋至一邊,戰場之上無父子,就算遇到昔日故人,也不可顧念一絲舊情,否則就算你打了勝仗,朝堂之上也會有人借題發揮,攪弄風雲,你一切的努力,都將付諸東流,你懂老夫的意思吧?”
樊梨花拱手道:“叔父告誡得是,梨花完全明白,叔父放心,梨花既然選擇了大唐,從此以後,梨花便是唐人,戰場之上,絕不留情,而且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賀魯與我有殺父之仇,梨花立過誓言,定要斬下他的頭顱,祭奠父親在天之靈。”
“好!那便好!”執失思力開心點頭道,“如此一來,老夫便放心了,你是在伏俟城歇息一天還是繼續行軍?”
樊梨花道:“行軍緊急,不可耽誤,梨花不便在此久留,這便要告辭了。”
“也好。”執失思力起身抱拳道,“老夫也是軍旅之人,對行軍打仗的規矩還是知道的,那老夫便不多留你了,老夫祝你旗開得勝,奏凱而歸!”
樊梨花起身抱拳:“承叔父吉言,梨花告辭。”
樊梨花說罷轉身離開,執失思力送她至門口,然後返身去辦公的地方寫公文,派快馬將寫好的公文送至青海衛交給青海衛大將軍彭海。
其實在樊梨花剛剛帶兵離開長安一個月的時候,吐蕃那邊已經得到消息了,現在大唐有太多的蠻夷之民,所以也就有了各國的探子,其中自然有吐蕃和西突厥的探子。
吐蕃收到大唐出兵攻打西突厥的消息後,鬧得滿朝風雨,噶爾欽陵自然要求出兵支援西突厥,否則一旦西突厥被滅,他們吐蕃就成了孤立之國,從此以後再也找不到這麼強大的盟友了,說白了,這就是唇亡齒寒的道理。
但朝中眾貴族和許多大臣反對出兵,因為吐蕃自從噶爾東讚帶兵攻打大唐失敗後,國力一度衰弱至極點,雖然這幾年努力經營,消止幹戈,國力大幅恢複,但也隻是大致回到以前那狀態,現在情況剛剛有所好轉,就又要出兵去跟大唐打仗,這些貴族和大臣們自然不同意。
噶爾欽陵不同於噶爾東讚,他畢竟年輕,還沒達到噶爾東讚那樣在吐蕃一手遮天的程度,而且鬆讚幹布最近身體很差,抱病在身,雖然鬆讚幹布支持噶爾欽陵的提議,卻也是有心無力,幾次朝議,都未有結果。
雙方爭了二十多天,鬆讚幹布終於病倒,臥床不起,出兵之事,自然也將無限期耽擱下去,噶爾欽陵又急又怒,猶豫了兩天後,噶爾欽陵終於一咬牙,決定發動兵變,他這次兵變,並不是要謀朝篡位,而是要為自己爭權,同時,他要將那些反對自己的貴族和大臣們全部踩在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