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3章:拓僵立碑(1 / 2)

終於殺死了阿史那賀魯,樊梨花整個人都鬆了一口氣,抓住阿史那賀魯的頭發,將其首級提在手中,轉身高高舉起,正好對著東邊的太陽。

後方唐軍見狀紛紛興奮呐喊:“大唐萬勝!大唐萬勝!大唐萬勝……”

迎著朝陽,望著手中阿史那賀魯的首級,樊梨花輕聲自語:“爹,哥哥,弟弟,梨花為你們報仇了……”說到最後一句時,她再也忍不住,淚水奪眶而出。

感傷了片刻,樊梨花帶上阿史那賀魯的人頭,繼續追趕楊藩殘軍,中午時分終於攆上了他們,大戰了一場,又誅殺西突厥近三千人,還擒獲了大批西突厥的貴族和大臣,楊藩撇下這群貴族和大臣,帶著僅剩的三千騎隊逃走,沒有了這群人拖累,楊藩逃跑速度大幅提升。

到太陽落山時,樊梨花已經知道,想要追上楊藩是不可能了,窮寇莫追,現在她隻有兩千騎兵,再追下去太過冒險了,於是連夜帶著大軍返回王庭。

王庭之中,秦瓊他們已經在收拾殘局,王庭作為西突厥的都城,人口還是很多的,有二十多萬百姓,這群西突厥的百姓接受不了國家破滅的現實,許多人趁著唐軍不注意,偷偷發起暴動,攪弄風雨,這讓各路行軍總管十分頭疼。

樊梨花返回城中,秦瓊和各路總管去見樊梨花,彙報城中現狀,絕大部分都是好消息,最好的消息莫過於,從王宮之中搜刮出巨量金銀財寶,粗布計算,約值得兩百萬貫,唯獨有個壞消息,百姓時常發起暴動,大軍已經誅殺了近萬暴民。

樊梨花聽後稍微想了想,就有了主意,她派人去將俘虜來的那些西突厥文臣和貴族們全都帶來,竟有三百多人,小到街道主任,大到西突厥的一品大員,樊梨花隻給他們一句話,不想死的話,就好好安撫城中百姓,讓他們接受這個現實,大唐雖然吞並了西突厥,但不會奴役西突厥的百姓,從此以後,西突厥百姓全部加入唐籍。

為了方便他們行事,樊梨花還特地給他們安排了一些人手,還別說,這群官員和貴族出馬果然有用,畢竟他們在地方上有一定影響力,隻一天時間,整個王庭都安靜了下來,百姓們也不群情激憤地瞎鬧了,其實主要還是樊梨花的軍律嚴明,未發生軍士襲擾百姓的事情,否則必定一發不可收。

三天之後,楊定國、洛昆還有格羅尼三人帶著大軍還有戰俘從新源來到王庭,樊梨花派楊定國監守王庭,打算自己帶著木昆和尼孰兩個部族繼續西征,出發之前,她寫了一封戰報送去長安,彙報征西大捷。

隔日一早,樊梨花帶著四萬大軍出發,一同帶去的,還有那塊李浩題字的石碑,她說過要為大唐拓僵七千裏,既然放出了豪言,就一定要做到,她從來都是這樣。

一路向西,十分順利,不管哪個部族遇到樊梨花的大軍,不用多說,直接歸降,主動獻上牛馬金銀和歸降書,從此投靠大唐。

往西行了數千裏,經過熟海,紮克馬克,越過阿姆河,樊梨花都未曾動一次刀兵,順暢得不像是西征,倒像是超大旅行團。

西突厥的王庭都被攻陷了,可汗也死了,這個消息不脛而走,西突厥周圍的各番邦自然要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對鎮守西方的西突厥大軍發難,同時有近十個國家一齊對西突厥發動戰爭,哪裏還有人顧得上樊梨花的大軍,就算遇到樊梨花的大軍,也不敢打啊,樊梨花一路竟收降了十七個大部族,加起來有五十多萬遊牧百姓,其中有十一個部族是族長特地趕來向樊梨花呈遞歸降投誠書的,可見大唐富足,威儀四海,當真是天下歸心,許多番邦之民渴望加入大唐,受大唐庇護,畢竟……他們對西突厥也沒啥感情。

越過阿姆河後,來到安息,這裏曾是寧遠國,隻不過被西突厥武力占有了,寧遠國的名字或許不太響亮,但在曆史上,還有個非常有名的名字,甚至經常出現在武俠小說了,沒錯,就是大宛了,出名馬的一個國度。

大宛名駒天下聞名,樊梨花帶著大軍駐紮安息,大宛國主親自來拜見她,向她獻上汗血寶馬兩百匹,還有一些奇珍異寶,當然,還有他的歸降投誠書。

樊梨花和大宛國主詳談了很久,詢問了附近的情況,得知波斯和阿拉伯帝國派兵擊敗了西突厥鎮守邊境的七萬大軍,加上其他各國的反抗,西突厥西邊的十五萬大軍已經支離破碎,楊藩來到這裏收整殘兵敗將,湊足了三萬大軍,掠奪了大批糧食,想要投誠波斯。

然而波斯拒絕了他,因為波斯國力雖然尚可,但與大唐比起來相差還是很大的,波斯不敢惹大唐,所以不敢接受楊藩,楊藩很生氣,真正的走投無路,然而阿拉伯帝國卻向他拋出了橄欖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