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格裏仁增的一番話,樊梨花知道了噶爾欽陵的想法,噶爾欽陵認為唐軍來到唐古拉山口的時候必定會出現嚴重的高原反應,畢竟唐古拉山口的海拔達到五千多米,在唐軍的必經之路上,是海拔最高的地方。
高原反應是十分可怕的,能讓一個孔武有力的壯漢變成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病夫,所以噶爾欽陵派格裏仁增領五萬大軍在此等候唐軍,一旦唐軍到來,主動出擊,定能將唐軍打個落花流水。
但樊梨花還是不能理解,按理說聚攏兵力,以優勢兵力抵禦唐軍是最好的作戰方針,為什麼?因為穩妥啊。但噶爾欽陵卻派五萬大軍主動出擊,雖說唐軍會有高原反應,但這明顯有些冒險,噶爾欽陵這是在賭博。
樊梨花又對格裏仁增審訊了許久,終於知道了噶爾欽陵眼下的處境。
其實李浩和樊梨花並沒有完全猜到噶爾欽陵的想法,因為噶爾欽陵當前的處境並不是很順,這一年來他在吐蕃大權在握,然而總有一些人陽奉陰違,表麵對他尊崇,背地裏經常搞小動作,而且吐蕃百姓也對他頗有微詞,畢竟他隻是一個人臣,越俎代庖,自然要遭受流言蜚語,噶爾欽陵為此很惱火。
此次正好唐軍來犯,他想擊敗唐軍,借此在吐蕃建立威信,而最好的方法就是主動出擊,一舉擊潰唐軍。
主動出擊明顯是一個很冒險的舉動,畢竟唐軍這些年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令所有國家聞風喪膽,而且此次還是大唐軍神李浩領軍,聲勢上就已經壓製了吐蕃。
但噶爾欽陵還是決定賭一把,若是賭贏了,則能輕鬆化解吐蕃危機,而他噶爾欽陵將會聲威大振,從此以後在吐蕃,誰還敢質疑他!若是輸了,雖然損失不小,但五萬兵力還不至於讓吐蕃陷入困境,況且,他覺得以唐軍的能力,應該不可能全殲他的五萬大軍。這些就是噶爾欽陵的全部想法。
審完格裏仁增,樊梨花讓範水和飛鷹把格裏仁增帶走,冷哼道:“哼,噶爾欽陵太小瞧我大唐的青海衛了,青海衛的強悍,豈是他能想象的,高原反應又如何,還不是將他的五萬大軍打得落花流水!”
一語言罷,她起身在牙帳之中緩緩踱步,同時腦中開始推衍接下來的戰況,按照她的想法,噶爾欽陵經曆此次失敗,探清唐軍的虛實,被大唐的實力驚到,接下來應該不敢輕舉妄動了,聚攏兵力是他唯一的禦敵良策,那麼,按照她和李浩一開始想好的戰略方針去實施就對了。
但為了保險起見,樊梨花還是回到軍案前開始寫戰報,將這次戰況告訴李浩,並寫出了自己的推想和接下來的作戰打算。
她寫好戰報便喚來飛鷹,道:“飛鷹,這是送給瓊南王的戰報,你派人去送給他。”
“是!”飛鷹上前接過戰報,恭敬退了出去。
飛鷹剛走,樊梨花又高聲喚道,“範水何在?”
守在外麵的範水趕緊進了牙帳,行禮道:“大總管,有何吩咐?”
樊梨花道:“不要叫我大總管,叫我將軍便可,大總管是瓊南王。”
“是,將軍。”範水頷首。
樊梨花道:“你去傳召各路行軍總管來我牙帳,我要傳達最新的作戰命令。”
“是!”範水退出了牙帳。
很快,三路行軍總管帶著隨身侍衛策馬來到樊梨花的牙帳前,三人先後進入牙帳。
樊梨花正在擺弄沙盤,見他們進來,便道:“三位將軍請過來。”
三人來到沙盤前,樊梨花道:“三位,今日一戰,我軍雖然取得勝利,但切不可因此而自滿,未攻下邏些城,咱們都不算贏。”
“是!”三人齊聲點頭。
樊梨花接著道:“經過今日這一戰,吐蕃應該已經探清了我軍虛實,接下來恐怕不敢輕舉妄動了,聚攏兵力布防邏些城將會是他們的最佳選擇,到時候整個吐蕃的兵力齊聚邏些城,將近三十萬的人馬,想要攻克,難如登天,各位可有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