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開!”薛仁貴瞪視狄仁傑,怒聲大叫。
狄仁傑搖了搖頭,低聲道:“薛將軍,你這一拳揮下,固然能打死長孫無忌,但還會有第二個長孫無忌出現,但你,卻再也無法為大唐效力了,大唐將少了一個能征善戰的大將軍,甚至還會禍及你的家人。”
薛仁貴聞言一愣,默然站在了那裏,是啊,他現在不是孤身一人了,他有妻兒,打下這一拳或許能打死長孫無忌,也能解去心頭之恨,但自己肯定也完了,甚至還會連累自己的妻兒。
這時,後方眾金吾衛衝了過來,紛紛用刀指著薛仁貴,敢在太極殿動武,用刀指著已經很客氣了。
長孫無忌死裏逃生,趕忙連退數步,他到底是經曆過大風浪的人,很快便鎮定了下來,怒容滿麵地向李治行禮,高聲道:“陛下!薛仁貴竟敢在太極殿上行凶,欲要謀殺老臣,當真罪不可赦!請陛下施以重懲!以儆效尤!”
後方其他眾臣紛紛拱手齊聲:“請陛下施以重懲!以儆效尤!”
“唉……”李績見狀無奈搖頭,為薛仁貴歎息,他們何嚐不想打長孫無忌這老匹夫,但他們知道,打了又能怎樣,最後倒黴的必定是自己,薛仁貴還是衝動了,他根本不適合這個朝堂。
程咬金這時低聲道:“讓薛仁貴吃點虧也是好事,吃一塹長一智,隻怕長孫老匹夫又要借題發揮,咱們必須保住薛仁貴。”
“嗯,沒錯,一定要保住他。”秦瓊用力點頭。
見群臣齊齊奏請嚴懲薛仁貴,李治也是很無奈,薛仁貴當殿動武,證據確鑿,根本無法狡賴,於是李治隻能皺眉沉聲問道:“薛卿,你可知罪?”
狄仁傑連朝薛仁貴使眼色,薛仁貴很想氣憤地頂撞幾句,然而看到狄仁傑的眼神,他猶豫了片刻,終於決定服軟,朝李治躬身行禮,道:“臣知罪,臣方才激憤之下失了心智,差點鑄成大錯,請陛下責罰!”
李績和程咬金聞言對視了一眼,雙雙點頭,這薛仁貴有慧根,看來隻要好好調教一番,在這朝堂待下去也能混得風生水起。
見薛仁貴這般說,長孫無忌倒頗為驚訝,原以為他還會怒懟幾句呢,這麼快就服軟了,而且還推說自己失了心智,主動認錯,這簡直就大事化小的節奏啊,他有心想要借題發揮一番,好除去李浩的一大臂膀,但李治已經搶先一步發話了:“嗯,朕瞧也是,你方才可連朕也嚇到了,罪責不輕啊,朕要給你重懲,奪你全部官職封號,押入大理寺監牢,自省其過,你可心服?”
薛仁貴再次行禮:“臣心服,多謝皇上從輕發落。”
李治見眾人沒有反對,終於鬆了一口氣,便道:“好了,押下去吧。”
薛仁貴道:“陛下,臣還有一言,奸臣誤國,陛下千萬莫要聽信奸臣讒言,李浩竭誠報國,絕無反心,望陛下明察……”
李治聞言心頭一跳,這貨怎麼還說這種話得罪這幫文臣,不要命啦,再這麼說下去,他都不一定能保得住他了,趕忙道:“趕緊押下去!”
金吾衛押著薛仁貴往外走,薛仁貴即便被架住,還是一路高叫:“陛下,奸臣誤國啊!奸臣誤國啊……”
薛仁貴被押出了太極殿,聲音漸漸遠去,一眾文臣均都黑著臉,被人當殿罵奸臣,誰心裏能舒服?即便是長孫無忌這種厚臉皮,此刻臉色也陰沉無比。
他們都知道,李治這是故意袒護薛仁貴,看似奪其職位和封號,關押大理寺,但這個招數聽起來有點耳熟,沒錯,當年李浩每次犯錯的時候,李世民就用這一招,也是奪其職位和所有封號,也是關押大理寺監牢,幾乎一模一樣,李治沒啥做皇帝的經驗,但他會模仿啊,李世民如何懲罰李浩,他就依樣畫葫蘆來懲罰薛仁貴,然後等風聲過去,放薛仁貴出來,官複原職,皆大歡喜,由此可以看出,其實李治還是蠻聰明的,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想到模仿他老爹這一招,反應能力不錯。
雖然長孫無忌有心整薛仁貴,但他知道,光靠這個事,扳不倒薛仁貴,目前最重要的還是先把李浩從吐蕃弄回來,千萬不能讓他攻破吐蕃立下大功。
待薛仁貴的聲音終於消失,長孫無忌緩緩拱手,聲音洪亮道:“陛下,對於李浩之事,文武百官同僚皆讚同奪李浩和樊梨花兵權,押解李浩回長安審問,老臣所給的理由也俱都無可挑剔,請陛下速速決斷,著中書省擬寫聖旨。”
李治聞言眼珠轉了轉,道:“趙國公莫要急躁,此事尚有疑慮,而且也並非所有人都同意,不如押後再議吧。”他又開始模仿李世民了,現在這一招,是拖字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