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0章:識破陰謀(1 / 2)

淚水剛剛滑落,李浩便抬袖拭去,緩緩站了起來,他知道,自己必須出麵了,否則事情鬧大了,對自己不利,雖然萬民請願可以體現出自己受萬民敬仰,但現在他頭上頂著謀反的嫌疑,若是長孫無忌借題發揮,說他煽動民眾,對抗朝廷,那他就有點被動了。

囚車上的囚籠很高,李浩站在裏麵挺直了身子,距離籠頂還有五寸,看到李浩站起身,萬民紛紛靜了下來,不再磕頭,不再呐喊,均都默默地望著他,上一刻還喧鬧無比的街道,此刻已變得格外安靜,因為他們知道,瓊南王要說話了。

李浩旋身看了看萬民,提氣揚聲道:“各位鄉親父老,兄弟姐妹,你們的好意,李浩心領了,但朝廷自有朝廷法度,正所謂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李浩自問行的正坐得端,不懼奸人彈劾,隻是例行審問一番,沒什麼大不了,新皇和先皇一樣,亦是仁明君主,自會還李浩一個公道,各位莫要在此跪街請願了,都散了吧。”

聽了李浩的話,萬民麵麵相覷,那個年輕的士子忽然激動叫道:“瓊南王一心為國為民,卻遭受如此不公之事,我等豈能袖手旁觀,我等定要向朝廷請願,讓朝廷聽到我們的呼聲,釋放瓊南王!”

“釋放瓊南王!釋放瓊南王……”剛剛靜下來的群眾再次群情激憤地高呼起來。

李浩見狀一陣蹙眉,那個士子的行為,是在害自己,他看似是在為自己請願,實則是在挑撥群眾情緒,想要引起百姓和官府衝突,將事情鬧大,請願隻是小事,但若是發展成為衝突,那麼事情就大了,而且不是一般的大,衝撞官府,那可是謀逆之罪,而且是如此多的人衝撞官府,就是聚眾造反啊,到時候追究起來,自然要有人來背這個鍋,不出意外的話,這個鍋就是李浩背。

李浩何等聰明,一眼就看出那個士子是長孫無忌派來的演員,當群眾叫得正歡時,李浩忽然舉起雙手,萬民見狀再次靜了下來。

“諸位請聽我一言!”李浩望著那個士子,冷冷道,“諸位是為李浩好,初心雖好,但卻是害了李浩,你們再這麼鬧下去,將會陷李浩於不義,還請各位就此作罷,莫要再管此事!”

那個士子聞言高叫:“我們怎會害瓊南王,我們要救瓊南王,先皇曾說過,民亦載舟,民亦覆舟……”

“住嘴!”李浩猛然大喝,指著那個士子,瞪眼怒道,“民亦覆舟之言,豈是你能說的,你想覆舟?你想造反嗎!”

那士子聞言嚇了一跳,頓時不敢說話了,李浩繼續怒叱:“這裏可是長安,天子腳下!你竟於大街之上妖言惑眾,挑撥萬民情緒,公然對抗朝廷,意欲何為,你想造反,可別牽扯我大唐無辜的百姓!”

那年輕士子被李浩一言嚇得麵如土色,他原本的計劃是煽動民眾情緒,衝撞官府,引發混亂,然後借機遁逃,但李浩如此指著他喝罵,現在所有的人都盯著他看,他已成為了焦點,還往哪逃。

這時,三個人忽然越眾而出,身穿大理寺官服,為首之人竟是狄仁傑,狄仁傑帶著兩個捕快越過眾人走到那個年輕士子麵前,出示了自己的大理寺腰牌,冷然道:“本官是大理寺卿狄仁傑,方才你妖言惑眾,鼓動百姓反抗朝廷,本官懷疑你有謀反之心,現要押你回大理寺審問,你有權保持沉默,但你所說的每一句話,都將成為呈堂證供!”最後這句話是李浩教他的,他個人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而且說起來還蠻有氣勢的。

“啊?”那士子頓時嚇傻眼了,仰頭望著狄仁傑,結結巴巴道,“我……我……小人沒有,大人饒命啊,小人沒有要造反!隻是有人指使我……”他話說一半,忽地戛然而止,整個人僵在那裏,仿若定格,甚至連眼神都定格了。

狄仁傑見狀一驚,抬手在他眼前晃了晃,竟不見眼珠動一下,於是他又抬手去探此人的氣息,果然不出他所料,竟已沒氣了。

“王爺!此人忽然暴斃了!”狄仁傑轉身告訴李浩。

李浩身為武學宗師,自然眼力過人,他站在囚車之上,看得清清楚楚,剛才有一枚細小的銀光一閃,鑽入那年輕人的太陽穴中,估計是極為細小的毒針,於是他緩緩道:“狄寺卿你看看,此人太陽穴部位,是否有傷口。”

狄仁傑依言蹲下,撥開年輕人的鬢發,果然看到鬢發之下藏著一根極為細小的鋼針,隻有一小截露出皮肉,由於傷口太小,而且針未拔出,所以沒有一絲血流出,狄仁傑準備將此針拔出,李浩忽然道:“別拔,此針之上應該喂了劇毒。”

狄仁傑嚇了一跳,趕忙收回手,接下來,他按照這個毒針設來的方位,開始猜測發射毒針之人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