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侯君集不應該還活著,當年他參與太子謀反,早就已經被斬首示眾了,為什麼現在還活生生地站在這裏呢,這就要問袁天罡了。
袁天罡有心顛覆大唐,造反是遲早的事,既然如此,就必須要有個能征善戰的將領,而侯君集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當初侯君集犯了謀反大罪,身陷牢獄,袁天罡找到了一個跟侯君集長得頗為相似的人,將其毒啞,然後稍微易容一番,偷偷進入大牢,把侯君集給換了出來,這一招,叫做金蟬脫殼。
為了培育侯君集,袁天罡也是花了血本的,他親自傳授侯君集兵法,還用自己的血加各種珍稀藥材煉製丹藥,為侯君集增長壽命,現在的侯君集和二十多年前比起來,隻是胡子頭發白了一些,但精神頭絲毫不差,看上去完全不像七十多歲的老者。
李恪興奮了許久,問向袁天罡:“南詔那邊如何?”
“我已派人去通知細奴邏了。”袁天罡道,“殿下放心,細奴邏複仇執念太深,如此大好時機,他定不會錯過的,他是助李唐皇室反武媚娘,根本沒有拒絕的理由。”
“好!”李恪雙拳猛然一握,激動無比道,“本王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很久了,南詔大軍,加上本王的大軍,再加上沿途招攬的義軍,攻破長安,指日可待!”
袁天罡道:“王爺,此次出征,乃孤注一擲,王爺就把家小全部帶上吧,若是勝了,王爺一家全部入主太極宮,若是敗了,貧道和王爺黃泉路上對酒當歌。”
“好!”李恪麵露堅毅之色,道,“既然決定走上了這條路,本王就已經生死拋卻在外,二十年的隱忍,就看這一次了。”
………………………………………………………………………………………………………
長安太極宮,武媚娘派出各路傳旨隊伍後,總覺得心神不寧,感覺有大事要發生,果不其然,沒過多久,嶺南傳來消息,祁王李弘夥同瓊國公李浩的後人舉旗造反,已經奪下了泉州,目前正在泉州招兵買馬,緊接著四麵八方的戰報如雨點般傳來,越王李貞舉旗造反,已經奪下安州,招募叛軍兩萬;齊王李佑造反,奪下了齊州,招募叛軍三萬,正朝長安方向殺來……
短短半月之內,大唐各地處處開花,全部都是反武媚娘的勢力,這種勢力好像會傳染似的,有的人看別人造反了,他也跟著造反,許多州郡都督也跟著舉兵造反,有人是真的想要維護李氏江山,但有人覺得亂世已至,皇帝輪流做,下一個就是我。
造反需要錢糧,而各地門閥這個時候紛紛出動,開始依附各個造反勢力,提供錢糧,為什麼,因為武媚娘殘暴啊,這些年來,武媚娘滅了多少門閥世家,其中大門閥世家就有三個,這些門閥世家不是傻子,他們能任武媚娘宰割嗎,這麼好的機會怎能不奮起反抗。
武媚娘看到各路傳來的戰報,頓時睡不著覺了,趕緊開始召集群臣,商量平叛事宜。
有大臣提議,召回薛仁貴,讓樊梨花、薛仁貴、還有李績三人帶兵平叛,此三人皆是沙場宿將,對付這些叛軍,應該不在話下,甚至就連許敬宗也讚成,然而武三思還有武承嗣竭力反對,理由說得冠冕堂皇,其實他們就是怕這三人靠不住,這種敏感時期,讓這三人執掌了兵權,若是他們臨陣倒戈,那真的無力回天了。
自從武媚娘登基後,樊梨花一直稱病不朝,李浩坐在樊梨花家的中院裏,舒舒服服地躺在藤椅上曬太陽,樊梨花和胡可坐在一旁給李浩按腿。
“哎喲,真舒服,我的兩個媳婦真是太賢惠了,左邊的腿,加點力……神仙過的日子呀……”李浩愜意地低吟著。
胡可翻了個白眼,道:“外麵都亂成什麼樣了,你就一點不著急?”
“反派還沒出場,我這主角急什麼。”李浩隨手拿起一粒葡萄,塞入口中,優哉遊哉地吃著。
樊梨花若有所思道:“你說……武媚娘會讓我去平叛嗎?”
“不會。”李浩搖頭道,“這種緊張時刻,她怎麼可能把兵權交給你,放心吧,我已經跟劉玄機交代過了,讓武承嗣想辦法獲得領兵平叛的機會。”
“他?”武媚娘頓時露出奇怪的表情,道,“他會打仗?”
李浩挑眉道:“人家想打呀,你攔得住?”
“唉……”樊梨花歎道,“讓他領兵,隻怕將士們要遭殃了。”
“這倒是實話。”李浩咂嘴道,“不過,這一場仗,在所難免的,事成之後,我會讓武氏付出代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