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孩子的心是家庭的心(1 / 1)

難道素惠不愛孩子嗎?她是太愛女兒了,一切都想著為她好,可一貫的習性卻讓她一見到丈夫,本能地就想要冒火,怎麼看丈夫都不順眼。這樣會對女兒的健康成長有好處嗎?

素惠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太情緒化,而情緒化很嚴重的人通常隻能感受到自己的情緒,強烈地感受到自己的心,感受不到別人的心。於是,她雖然愛女兒,可她感受不到女兒的心,更感受不到女兒的心在為整個家庭而跳動。

孩子代表家庭中最完整的愛,素惠的情緒化,是在撕扯著家庭的心。家庭是個生命,有自己獨特的脈搏和個性,有家庭的心靈。而家庭成員個人的情緒情感,隻是在家庭生命成長中的局部感受。

心合,家才和,孩子才會健康快樂成長。

家庭中的每個人,若真正想要為家庭負責,就要不斷打開自己狹窄的內部感受,向家庭生命的和諧靠近,在家庭中尋求更廣大的自我。任何封閉、冷漠、暴躁、焦慮都是個人試圖保留狹隘自我、回歸小我時所做的掙紮。最好的努力不該是掙紮,而是順從於愛——家庭生命的和諧、心靈的融合。

一味頑固地善良付出,不計後果地對別人好,是一種惰性,是一種思維的定勢,它會侵占別人的獨立,也會使付出者本人非常傷心和失望。

一個人,是代替不了另外一個人的心靈的,中國家庭的誤區是:太貪戀溫暖甜蜜親密的感覺,又太侵犯彼此心靈的獨立,而在我們“努力”發展親密的同時,心靈彼此的距離又太遠太隔閡。

隻有內心特別寧靜的人,才能拋開自己獨自的感受,真切地感受家庭裏所有成員的心,感受到家庭是一個生命,也有一顆更廣闊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