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全家人她隻欺負我(1 / 1)

現在家庭教育都講求民主和平等,而鄭丹心覺得自己對孩子豈止是平等,簡直就是低三下四。她覺得正因為自己的低三下四,孩子才到了現在這麼不聽話不好管的地步。

女兒從一出生開始,就是她手把著手帶大的,和她爺爺奶奶一起住時,女兒隻追媽媽一個人,鄭丹心不管下班多累也要回來抱著孩子到處轉轉看看,吃飯吃藥都是她親自喂。直到現在,女兒也特別喜歡在媽媽懷裏蹭來蹭去,很喜歡黏著媽媽。鄭丹心覺得女兒對媽媽有感情需要,這樣的感情表達很正常,即使女兒不在身邊,她也經常把女兒喚過來親一親她,抱一抱她再放女兒下去玩兒。如果有一天她沒有抱過女兒、親過女兒,她自己都覺得不舒服,更擔心女兒是不是也像她一樣在彼此思念著。

孩子大一些後,丹心發現特別讓她不解的一個現象:全家人裏女兒跟自己最親,可女兒最喜歡欺負的人竟然也是自己!如果爸爸或爺爺奶奶要求孩子好好吃飯,孩子還聽,可媽媽要是在家時,女兒總是這事那事地哼哼唧唧地找別扭,手裏總能占著個玩具分心,或一邊看電視一邊讓媽媽喂。奶奶也總說,媽媽不回來,她聽話著呢。在外麵玩兒的時候說到點兒就回來,誰帶著出去都行,可就是媽媽帶出去玩兒的時候,女兒總是磨磨蹭蹭的。有一次居然到家該下電梯了,女兒還死死用屁股頂住電梯門不想邁步,特別倔強而堅持,看得丹心好笑又可氣。女兒怎麼在媽媽這裏這麼不聽話呢?

上學後,女兒仍然特別黏糊媽媽,同時開始學會跟她頂嘴。可和外麵的同學和朋友交往起來的時候,女兒卻表現得特別乖巧,很謙讓:自己特別喜歡的本子都毫不吝嗇地送給同學,一起玩的時候別人要當主角她也讓著,對方違反遊戲規則時,女兒就裝作什麼都沒發生一樣。看著女兒這麼沒主意,這麼受委屈,丹心有意回家勸女兒兩句,結果女兒立刻對著她發起火來:“我的事兒你別管,我願意!”

可能女兒心裏也正窩火呢吧?丹心雖然嘴上不說了,可又替女兒擔心,又覺得養育這個女兒真累心。再有,她自己覺得很委屈,自己為女兒付出這麼多,女兒怎麼非但不領情,還最喜歡跟自己發脾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