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精神彼此獨立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1 / 1)

丹心說,好像自己懂事起就一直在尋找著一個精神支柱,從前是爸爸,現在是她的女兒。丹心父母的婚姻不幸福,父親才把情感寄托在自己的小女兒身上,然而,當一個人精神不夠獨立的時候,他的情感天平就已經不平衡了。對於丹心來說,她沒有得到自我約束與公平概念的教育;對於丹心的母親和三個哥姐來說,卻失落了許多情感,心裏也會產生不平衡。盡管父親的愛始終是丹心心頭暖融融的陽光,可現在重新反思,丹心更願意父親能公平地對待四個兒女,而不是自己獲得更多父愛。

從前的時光不可能重拾。

女兒一生下來似乎也一直在尋找一個精神支柱,丹心跟女兒特別心貼心,她和女兒彼此相互支持著。可丹心的心智與精神並未完全成熟,很多情況下,丹心都過多地滿足女兒眼下的要求,並且與女兒一起過分貪圖情感的甜蜜,使彼此之間從來沒有分寸沒有距離,女兒很少有機會去失落,去內疚,去冷靜反思,一遇到不如意,就會把懊惱的情緒全都傾瀉給媽媽。

情感世界裏,親人們應該是相互依戀的,而精神世界裏,每個人都要成為享受孤獨的、獨立自主的勇士,每個人都要學會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獨立承受困難,當然,我們可以尋求幫助,但不能依賴,更不能耍賴。如果爸爸媽媽占有孩子的精神世界太久,孩子會誤以為自己永遠和父母是一體的,所以彼此之間出現分歧時,孩子一定要爭取自己做主。而孩子在很小的時候,他們很有自己做主的勇氣,可往往在很小的時候,他們的經驗不足,判斷力往往不正確,父母如果這個時候不教孩子學會自己做主而是代他們做主,孩子離社會生活規律就會越來越遠。不遵守自然規律,不遵守社會生活規律,人就會受懲罰。

不成熟的愛,像沙漠一樣,沒有溫度調節能力,忽然巨冷,忽然巨熱。

親子之間,精神應該彼此逐漸獨立,讓愛成為親子、夫妻及所有相愛的人彼此之間自由流動的空氣和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