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皇後久未承寵(1 / 3)

高貴妃生於深宅大院,自小得父兄寵愛,性子乖張跋扈。年少入潛邸,得弘曆偏幸,沒大沒小慣了,待失寵、降妃位、誕下死嬰,猶如天堂至地獄,痛苦不堪,早已心如死灰。見了父母又能如何,左不過愈發苦痛難抑,倒不如靜悄悄兒,魂消香斷。

皇帝聽出她話裏的絕然之意,越發憐憫,道:"養病重在養心,放開胸襟,凡事看開些方好。"高貴妃雙目止不住的垂淚,濕了雙鬢,卻是淡淡一笑,道:"皇上說得是。"說到此處,再也無話,默默然望著瓜果蔓藤紋的銀白帳頂,任由著眼枯淚竭。

從鹹福宮出來,已是月高夜深。

吳書來不知皇帝要擺駕哪宮用膳,雖說依著慣例,皇帝回宮頭一夜當宿在長春宮,以示中宮正統。但在行宮的日子裏。皇帝日日都與純妃同食同寢,此時依著習慣往翊坤宮去,也說不準的。他躬身上前,問:"萬歲爺想去哪裏?"

皇帝心中悲戚之意還未散盡,半倚著肩輿,手支著額眉,闔眼道:"回養心殿罷。"吳書來愣了愣,退了半步,道:"是。"數十宮人提著羊角宮燈徐徐而行,月淨如盤,高高懸於皇城飛簷之頂,星子稀落,遮遮掩掩。皇帝抬起頭,問:"快到翊坤宮了吧?"

鹹福宮離翊坤宮近,早已過了。

吳書來猜得皇帝心思,順著話頭道:"快到了。"又忙叫抬轎之人掉頭。皇帝看了四周,明白過來,也未生氣,擺手道:"過了就算了,去長春宮罷。"他心情沉悶,一轉一個念頭,吳書來謹小慎微的伺候,生怕惹了聖怒。

長春宮不似素日靜默,皇後深知皇帝脾性,回宮頭夜,必會先臨幸中宮。遂早命人拾掇了庭院,從裏至外燃得通火輝煌。她挑了一件淡黃滾邊的五彩繡花長袍,戴了旗頭鳳釵,細細描了妝容,方候在廳中等宮人傳話。料想皇帝來不及用膳,就吩咐廚房備了數百樣的膳食候著。善柔一遍一遍的遣宮人去探問,等聖駕出了鹹福宮,宮人們就一遍一遍的往裏傳。

萬歲爺出了鹹福門。

萬歲爺到了西二街。

萬歲爺進長春門了。

直到聽見外頭一陣磕頭聲,皇後才扶著善柔疾步走到門前相迎。帝後數月不見,自然先要守了禮法寒暄。皇帝往炕上坐了,皇後隨侍在對麵,溫婉道:"路上顛簸,皇上辛苦了。"皇帝笑了笑。道:"你在宮裏操持,也很辛苦。"皇後謙道:"身處其位,謀其事,臣妾並未覺辛苦。"又笑道:"想來路上吃得不好,臣妾預備了膳食,皇上不如先用膳。"

皇帝點頭,善柔等端了溫水、巾櫛入內,皇後親自擰了帕子,伺候皇帝淨了手臉。司膳宮人早擺布的膳桌,四張朱漆大案,琳琅滿目,從飛禽走獸到遊魚海鮮,應有盡有。皇帝倒忽然想吃青橙某回做的水煮白菜,甜脆甘爽,不重油鹽。他就著板栗燒野鴨的濃汁下了半碗飯,吃了碗火腿鮮筍湯,就擱了碗筷。

皇後見他麵上懨懨,不敢勸食,雖隻吃了兩分飽,也跟著放了筷子。

撤下膳食,淨了臉,換了寢衣,待皇後卸了妝容朱釵,帝後便擁著上榻。善柔領著宮人們退至外廳,聽著裏頭動靜了三刻鍾,又進屋伺候兩人洗漱。完了事,皇帝累及,很快就睡著了。皇後久未承寵,側身望著皇帝如巍峨山脈般起伏的背影,眷戀不已。

天未亮,皇帝起身早讀,見皇後要伺候穿戴,體貼道:"你歇著吧,再睡一會子。"皇後道:"無礙的,反正臣妾也睡不著了。"皇帝覺得她有話要說,也未阻攔,由著她服侍。用了早膳,吳書來遞膳牌的間隙,皇後道:"皇上久不在宮,隻怕敬事房的綠頭牌都起了灰塵。"

老話常談,沒有半點新鮮。她一開口,皇帝心中就有了底。

皇帝道:"朕知道了。"皇後醞釀了半宿的話,隻說了一句,就給堵了回來。將他推給別的女人,她也是不願的,但她是皇後,是中宮,賢惠端莊,處事大度方顯鳳儀。她又道:"嘉妃育有四阿哥,愉嬪育有五阿哥,身份又有不同,皇帝重視皇子,當厚待他們的生母。"

她意在愉嬪,但不能直說,皇帝卻了然得很。

皇帝並不挑破她,隻點了點頭,便起駕去了。皇後歇了回籠覺,至太陽高升,才起床重新洗漱。一時純妃過來請安,她不敢虧待,在偏殿宣見。青橙一大早帶著永璋、永瑢往壽康宮給太後請安,太後見了兩個孫子倒頗為歡喜。

從壽康宮出來,永璋去了南書房讀書,永瑢要睡覺,讓嬤嬤抱著回了翊坤宮。青橙給皇後行了大禮。落座在炕首,笑道:"永璋、永瑢原該來給娘娘請安,隻是南書房的課業太緊,不敢讓永璋耽誤。永瑢又貪睡,免得鬧了脾氣反讓娘娘煩惱。"

皇後笑道:"無礙的,心裏惦念我這個皇額娘,就夠了。改日再讓他們過來,我備幾樣他們愛吃的點心。"青橙客氣道:"多謝皇後娘娘體諒。"以前皇後不將青橙放在眼裏,如今卻不能了。她笑道:"可去看望了高主子?"

青橙道:"昨兒回得晚,翊坤宮的事繁雜,還沒來得及去鹹福宮呢。"其實並未忙到那番田地,隻是皇帝專程去探望高貴妃,她若也去,闔宮妃嬪難免非議。

宮裏人多眼雜,上頭有太後看著,處事不得不三思而行。

皇後道:"那你趕緊去鹹福宮瞧瞧,我本欲與你通往,但五阿哥今兒頭一天上南書房,我得去囑托囑托才能放心。"青橙起了身,行了跪安禮,恭謹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