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對她的愛,他對赫舍裏一族重用有加,因為對她的愛,他立她的兒子為太子,可是這一切的好,終究還是被他親手打破。

“我們的兒子,胤礽,他是朕最疼愛的孩子,朕想把朕的一切都給他……”那輕撫著冰冷的棺享,那裏麵躺著她,她聽得見嗎……

“可惜啊,朕把他立了,廢了,廢了又再立,終是沒能成大器。朕一直想著,就算是為了你,朕也要盡力保全胤礽,朕更害怕太子被廢,阿哥爭儲,骨肉相殘。但是,朕不能把一個不成器的太子硬扶上皇位啊,不能把大清的江山交到他的手裏啊。朕對你食言了,這都是朕的罪過。”

“朕把對你的愛都給了他了,有的時候問自己,那樣做是不是太過寵愛,可是,朕總想著,他的血液裏流著的也是你的血,他像你。哎……朕對不住你啊,你不會怪朕吧。”

她究竟是他一生的行止,還是他的天涯走岸。

那九年的光陰,在記憶裏綿長,總也說不完。他這一生虧欠她太多,他們有第一個孩子的時候,他隻一心想要鏟除鼇拜,穩固政權,到底對她疏於照顧,以至於承祜未滿四歲夭折,皇後悲痛萬分,身體每況愈下。

或許是上天眷顧,好不容易他們終於又有了孩子,可他卻在這個時候魯莽撤藩,招致三藩叛亂,她開始整日整日為他擔驚受怕,最後難產,香消玉殞。

她離開的時候,孝莊皇太後看著他的樣子,越發地害怕,那是太宗皇帝失去海蘭珠時的樣子,是世祖皇帝失去董鄂妃時候的樣子。

“你萬不可像你的皇阿瑪那樣,為了一個女子,拋下大清,拋下皇位。皇祖母和大清國,都再也經不起了。”

“皇祖母放心,孫兒斷不會扔下大清江山。大清江山永固不衰,滿漢一家,百姓安居樂業,這是孫兒與她共同的心願。”

他重新振作,一切都是為了對她的承諾。記得最清楚的,便是康熙二十年,曆時八年,他終於攻破了吳三桂的大軍,平定雲南;二十二年的時候,福建水師提督施琅打敗了鄭氏海軍,收複了台灣;三十六年,他親政葛爾丹攻破三萬騎兵,奪回準葛爾。

可是,她終究不在他的身邊了。他每每舉杯,望著掛在天上的那一輪明月,一飲而盡。

“菀玥,朕一手打下的盛世江山,你可看到了?”

誰人能知曉,縱然他坐擁萬裏江山,卻享無邊孤單。

算來,已經四十七年過去了,“你走了,福全,容若,老祖宗,都走了,到頭來隻剩下朕一個人,注定了是個孤家寡人。”

“菀玥啊,朕也老了,不知道還能來看你幾回了……”

夕陽掛到了天邊,夜風襲來,越發地涼。

“萬歲爺,天色不早了,咱們該回宮去了。”

他轉身回望,“這一生再遇多少人,終究不是你。”是啊,一生,來來去去那麼多的人,都抵不過她。

清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暢春園清溪書屋裏,千古一帝走完了他的一生。

在人生最後一刻,他口諭召三、四、七、八、九、十、十二、十三諸皇子及隆科多覲見,而對於那個他疼愛了四十餘年的孩子,唯有留下最後一道遺命。

“善待胤礽……”

他在兒子的爾虞我詐中老去,也許他永遠也不會知道,“九龍奪嫡”四個字是曆史賦予他的孩子們的總結。

罷了,不知也好,他走了,誰會續寫他的故事,而那個舉世矚目的關於皇位繼承人所有的秘密,全都藏在了正大光明牌匾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