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生涯原是夢,除夢裏,沒人知。】
康熙四年九月初八,雲淡風輕。
每一縷風都格外輕柔,軟軟地福起連綿的草浪。天邊初升一輪朝陽,浮光若金,洋洋灑灑,整個京城都沐在一汪金色裏。
鳳輿到達府邸後,由欽差使臣宣讀聖旨,菀玥親自接過欽差使臣呈上的寶印、寶冊,從此登上世間所有女子都遙不可及的皇後之位,過去的日子以今日為界線,都結束了。
她向府中長輩行了跪叩禮,索尼即刻上前扶起,“皇後娘娘,萬萬不可。”
“菀玥這就要進宮去了,彼此千萬保重。”
赫舍裏氏欲要上前,卻又礙著規矩,不敢逾越,所有的情緒隻是忍不住不發,卻控製不住的泣不成聲,“娘娘……”
索尼輕輕拉拉她的衣袖,宮裏的嬤嬤悄悄走上來,在赫舍裏氏耳邊小聲提醒道,“夫人,這可不合規矩啊。”
菀玥隻顫抖著身軀,紅著眼圈不敢讓留下眼淚來,恐怕引得大家更傷心,隻看著眼前幾個最親的人,說不出話來。
按著宮裏的規矩,大清的皇後前後應由皇帝親自選定的十一位大臣夫人伺候,再請皇後手執蘋果和如意,吉時一到,搭上了紅蓋頭,就這樣便上了鳳輿。
天空晴朗,圍觀者擠滿了街道兩旁,龐大的迎親一仗超過三千人,浩浩蕩蕩,一路之上,黃沙鋪道,淨水潑街,充分顯示著皇家的權威。迎娶皇後的十六人抬鳳輿由紫禁城正門——午門進宮。
大婚的鳳輿在太和殿停下。玄燁著明黃色朝服,親自率列為王公大臣迎皇後入宮。
兩位命婦掀開轎簾,小心翼翼牽引著菀玥跨出鳳輿。玄燁看著她一步步走近,有些發愣,她一襲正紅色旗服,衣裳繡正龍兩條、行龍四條;披肩繡行龍兩條;袖端繡正龍各一條,腰帷繡行龍五條襞積,前後各是繡團龍九條;十二章紋樣依次為日、月、星辰、山、龍、華蟲、黼、黻八章在衣上;其餘四種藻、火、宗彝、米粉在裳上,並間以五色雲紋,大氣蓬勃,在日光的映襯下,更為端莊華貴。
待菀玥站定,由使臣宣讀聖旨,皇後親自接旨並行三跪九叩大禮。這是大清皇室最尊崇的禮節。
菀玥接過聖旨,玄燁上前執了她的手並肩而立,受文武百官朝賀。
一整套祖宗定下的繁文縟節依次完成下來,一天就要過去了。
按清宮祖製,皇後再次入鳳輿,最後被抬進坤寧宮。
而在皇後下轎之際,先前入宮的妃子們要親自率宮女等膝行跪迎,以示皇後與皇妃間的等級尊卑,青嵐當然也在其中。她與如惠親自上前,將菀玥送至坤寧宮後,退出殿外,恭候聖駕來臨。
白天的鞭炮聲似乎仍是響在耳邊,空氣中仍可聞到一股淡淡的炮竹味。
此刻的太和殿正是禦賜的皇後親眷及諸王百官宴席,皇帝大婚,普天同慶。
坤寧宮裏卻沒有那樣熱鬧。隨處可見的喜紅,床前會掛“百子帳”,鋪上會放“百子被”,是繡了一百個神態各異的孩子的帳子和被子;床頭懸掛大紅緞繡龍鳳雙喜的床幔,預示著帝王之家“多子多福”。
牆壁都是用紅漆及銀殊桐油髹新飾的,洞房門前吊著一盞雙喜字大宮燈,鎏金色的大紅門上有粘金瀝粉的雙喜字,門的上方是為一草書的大“壽”字,門旁牆上一長幅對聯直落地麵。從坤寧宮正門進入東暖閣的門口,就能看見洞房外東側過道裏各豎立一座大紅鑲金色木影壁,取自“開門見喜”之意。
菀玥透過紅蓋頭,隱隱約約地,她全部都能看見。
她與玄燁兩個人坐在東暖閣的鳳床上,她的頭上還蓋子紅蓋頭,看不見宮裏的情形,也不知道他的神色,隻是自己的心卻是一點點地往下沉。
一旁穿著大紅喜服的嬤嬤見吉時已到,便卯足了氣,大聲喊道,“上子孫餑餑!恭祝皇上皇後多子多福,龍鳳吉祥!”
宮女屈膝在前,玄燁在托盤上選了兩個,將其中一個輕輕放在菀玥的手心裏,各自咬了一口。
嬤嬤見玄燁還發著楞,笑著提醒道,“皇上,您該為娘娘掀蓋頭了。”
他接過嬤嬤遞過來的喜秤,臉上沒有一絲表情,冷冷道,“你們都出去吧。”
殿內的人皆是一愣,大婚的程序還有都沒有完成,此刻退出去並不合規矩,隻是皇帝的話沒有人敢違抗的,隻應道,“是……”
殿門被關上,菀玥的心一顫,卻依舊紋絲不動地坐在那裏,兩隻手握得緊緊地,她自己都不曾發覺,指甲已經陷進了皮膚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