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1 / 2)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裏憶平生。】

“傳朕旨意,帝王紹基垂統,長治久安,必建立元儲,懋隆國本,以綿宗社之祥,慰臣民之望。朕荷天眷,誕生嫡子,已及二齡。茲者欽承太皇太後慈命,今以嫡子胤礽為皇太子。”

陳廷敬一時無措,惶恐道,“皇上?這……”皇帝擺擺手,不由他再說下去,“朕意已決,擬旨,召告天下。”

三藩戰事吃緊,幾乎大清國的半個領土都成了戰場,他必須為來日做個打算。

乾清宮內,他無力地靠坐在榻上,依舊無心於任何事,梁九功進來稟告,也是小心翼翼地回話,說是坤寧宮宮人勇兒求見。

他以為勇兒是為自己來求恩典的,隻道,“如今戰事吃緊,朕沒法子好好安頓你,去內務府領了銀子,便出宮去吧。”

勇兒跪在禦前,哭求道,“不,奴婢不出去,隻求皇上恩準,讓奴婢為娘娘守靈去吧,主子最怕冷清,奴婢願永遠陪著皇後娘娘。”

他心中終於有了一絲安慰,“她在的時候,就是你陪著她的,朕,恩準了。”

勇兒磕了頭,“謝皇上恩典!”

立太子的聖旨布告天下,以致舉國震驚。皇帝在這樣的時候立儲,百姓間自然是眾說紛紜。

“孫兒啊,你實在不該這樣做呀,胤礽才隻有兩歲,如何就當得儲君。”孝莊苦口相勸,隻是聖旨已下,不可回轉。

自皇後離世以後,他整日情緒消沉,好好的一個人竟像是脫了型一樣,“皇祖母,胤礽乃菀玥所生,孫兒煦嫗愛惜。更何況,如今三藩戰事吃緊,孫兒若有不測,還請皇祖母主持……”

“胡說!”孝莊厲聲打斷,“你的皇阿瑪,你,坐到這把龍椅上的時候,才隻有幾歲,我們孤兒寡母受的苦,還曆曆在目,好不容易熬到了今天,大清國斷不可以再立幼主!”

他的眼神無處可依附,天地間的所有皆是空的,“可是皇祖母,孫兒怕自己真的堅持不住了,最心愛的人不在了,那樣的痛,皇祖母不是沒有經曆過。”

對於玄燁,她既心疼也痛心,為什麼他的眼神像極了一個人,福臨……對,就是福臨,他失去董鄂妃時就是這個樣子。

“已經兩年了,你還是不能走出來。你為了菀玥,已經立了胤礽為太子,又授胤礽的外祖父噶布喇為一等公,世襲罔替,這些皇祖母都可以答應。可是你看看你自己的樣子,你是我們大清的皇帝,你可不能再這樣下去,三藩之亂還沒有平定,大清的命脈隻在你一個人的手裏。”

三藩戰事到了這般無可逆轉,他也不想逆轉,隻是去年的時候,覲見的朝鮮使臣們,他罷朝多日,以致使臣說清皇不恤國事,他也顧不得那些,如此危難之際,他實在崩潰了。

“皇祖母曾說過,她不是普通的女子,不錯,她是孫兒的妻子,也是我大清國母儀天下的皇後。可是她對孫兒來說,遠不僅僅是隻一個皇後,她是孫兒的魂,是孫兒命,如今她不在了,就像是有人從孫兒身上一刀一刀割了孫兒的肉,切膚之痛如何忘記!”

世人看來高高在上的皇帝,與尋常百姓相比,每走一步都要難太多,“玄燁啊,不論你是皇帝還是平民百姓,要經曆的都一樣。你不光是皇祖母的指望,更是大清國的指望。你萬不可像你的皇阿瑪那樣,拋下大清,拋下皇位。皇祖母已經老了,咱們的大清國再也經不起了,就算是為了菀玥吧,她一定不希望看見這樣的你。”

菀玥的名字是唯一能夠讓他撐下去的力量,“孫兒發過誓,斷不會扔下大清江山。大清江山永固不衰,滿漢一家,百姓安居樂業,那是孫兒與菀玥共同的心願,隻是孫兒太累了,快要撐不住了。”

“你隻要還記得你說的話,皇祖母就不允許倒下去,太子可以立,皇帝也隻有一個。”

菀玥……菀玥……還有大半的人生,都要倚著這個名字活著嗎?

他也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