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這個詞, 源自《禮記·大學》中的一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是中國儒家思想的重要理論。”

蔣小城站在投影前,麵對同事們專注的目光,手心裏沁出細密的汗。

“關於‘格物’的含義,從古至今,不同人有不同的解釋。一種說法認為,格物是探尋萬物道理的意思。對道理的追尋,從來都不該脫離具體的事物, 道理與事物, 分別對應了簡與繁, 是一對矛盾的統一體。”

“人在處理食物過程中, 會不自覺地對繁簡做出取舍,有的人嗜辣,有的人喜甜……而餐具, 就是最終的承載物。

“愛好、品味、生活態度甚至是修養,都會在這幾寸方圓中體現——這就是本次宣傳方案的立足點。”

一張張精美的幻燈片滑過, 蔣小城盡力克服緊張的情緒, 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表達完整。

隻在開頭時出現了口誤,好在馬上糾正過來,整個過程還算順利。

“以上是文慕‘格物’係列的初步設計。”

電子屏上陳列出方案的整體框架, 蔣小城握著翻頁筆,心七上八下地跳個不停。

小小的會議室陷入深深的靜默。

肖齊率先打破了沉寂, 點名說:“小白,談一談你的想法。”

“嗯……我覺得很不錯啊,小城設計的主題,最大的亮點在於發掘出了‘格物’係列的文化調性, 弱化了餐具品牌通有的煙火氣,這很符合高品質的定位。”

一個剛轉行不久的人,是很需要這樣的認同的,蔣小城聽到小白的話,神色放鬆許多。

但他心裏也懂得,這認同中,包含了不少鼓勵的成分。

“符合高品質的定位是很重要,”華言目光凝聚在最後一頁幻燈片上,“但總覺得缺少一些……”

手在半空中打著外翻的姿勢,像是沒想好用什麼話來形容內心的想法似的。

忽地將拳頭向下一頓,終於找到了一個合適的詞,道:“溫度,對,溫度。”

蔣小城的頭腦裏劃過什麼,但他沒有抓住,隻是重複一遍道:“溫度?”

華言嗯了一聲,“溫度,和煙火氣差不多,但還不一樣,它是更幹淨的,更純粹的,更浪漫的,更——”

眼看越繞越讓人糊塗,肖齊接下了他的話。

“華言所指的溫度,通俗來說,就是情感。人生來具有情感,也喜歡將情感賦給周圍的事物。一則好的廣告,富有創意是關鍵,但引起人的情感共鳴也很重要。”

“嘿嘿,還是肖老大懂我!”

蔣小城回頭望向自己的作品,在心裏琢磨兩個人的話,像是擁堵的十字路口忽然有了指揮的人。

臉上出現恍然的表情,“我好像明白了。”

徹夜都沒想清楚的事,別人三言兩語就擊中了要害。

蔣小城從心底升起濃濃的欽佩之情,同時也意識到自己和同事之間的差距還很遠,進步的空間還很大。

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沮喪,相反的,他覺得身體裏積聚起一股動力,隱隱地推著他向上。

晴天說:“文慕寄來的第二批樣品,這兩天就到了,我叫快遞送到你家裏吧,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或許能獲得一些靈感呢。”

在職場裏,這些誠懇的建議與幫助,實在難得。

又討論了一些細節,就到了下班的鍾點,肖齊看一眼腕表,大概是要宣布會議結束。

“就先到這裏,距離比稿還有一段時間,大家可以再好好斟酌一下方案,辛苦了。”

說到此處,停頓下來,話鋒一轉。

神色也溫和許多。

說:“這個周末,是我們的同事蔣小城的生日,我謹代表創意部門,提前祝你生日快樂。”

蔣小城正忙著將一條條建議記錄下來,聽到這話,抬起頭,不禁一怔。

肖齊遞來什麼東西,他下意識地接過,打開一看,是張生日賀卡,右下角落著龍飛鳳舞的三個大字——賀謹燁,是公司總裁的姓名。

祝福聲此起彼伏地響起。

“哇,生日快樂!”

“生日快樂!”

有人抓住蔣小城迷茫的表情,說:“你不會連自己的生日都不記得了吧。”

蔣小城還不太適應這樣的熱情,然而如此溫暖人心的場麵,卻使他不自覺地露出笑容。

很羞赧地道:“我給忘記了。”

又有人說:“小城最近真是太專注工作啦。”

“要注意勞逸結合嘛。”

這句勞逸結合,蔣小城聽進了心裏,他一連熬了幾個大夜,身體已經到了極限,精神也一直緊繃著,是該好好放鬆一下了。

周五沒有課,鍾恪行下班比平時早些,他向往常一樣,驅車去接蔣小城。

正是晚高峰,其實蔣小城直接坐地鐵回家要快得多,可兩人總想著能夠早些見麵,雖然浪費些時間,也是心甘情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