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計劃消費。要養成記賬的好習慣,經常檢查,看看自己的錢都花到什麼地方去了,花得是否合理。
第三,盡量用現金付款。付現金和刷卡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付現金是有感覺消費,刷卡則是無感覺消費,而無感覺消費會讓你花掉更多的錢。
第四,如果你使用信用卡,就一定要跟你的儲蓄卡捆綁起來,這樣你就不會忘記還款,避免銀行的高額罰息。信用卡是高利貸,日罰息萬分之五,並且按月計複利(現在很多銀行正在調整信用卡管理的條款)。千萬別為了獲得銀行送的小禮品而去刷卡,那樣做真的很幼稚。
第五,延遲消費。不要買最新款的消費品,任何一種消費品在剛剛推出來時,價格都是最貴的。如果你能延遲自己的消費欲望,過一段時間再買,肯定能獲得不少實惠,餘下來的錢就可以攢起來了。
第六,不要貸款買汽車。貸款買汽車是一個人財務狀況惡化的表現。如果你一定要買汽車,又沒有那麼多錢,不妨去買一輛便宜的汽車,或者是二手車,因為汽車無非就是個代步工具。如果你確實富有,一輛高檔汽車可以顯示你的身份,那時候你肯定不需要貸款了。
第七,如果買自住房,可以貸款。但是,每個月的還款額不要超過你月收入的30%,這樣你就不會有太大的還款壓力,萬一銀行利率上調,你還有回旋的餘地。如果每個月的還款額達到你月收入的50%,你就成為房奴了,你會覺得很難受的。
請記住:攢錢是理財的起點,不能攢錢的人,就會無財可理。理財是從攢錢開始的。
生錢
錢生錢是理財的重點。如果你把攢下來的錢都存在銀行裏,就會麵臨一個問題:從長期來看,銀行存款利率跑不過通貨膨脹,也就是說你的錢會貶值。如果你把攢下來的錢都用於風險性投資,那麼結果有可能跑贏通貨膨脹,但也可能虧本。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分配、利用手中的錢呢?
我建議把你家“水庫”中的錢分成三份,分別放在三個池子裏。第一個池子裏放的是應急錢,第二個池子裏放的是養命錢,第三個池子裏放的是閑錢。
我之所以這樣劃分,是按照投資的三個屬性來劃分的。投資的三個屬性是:流動性、安全性和收益性。應急錢對應的是流動性,養命錢對應的是安全性,閑錢對應的是收益性。
下麵,讓我們來看看這三種錢都分別用來做什麼。
第一,應急錢。應急錢用於應對失業、家人生病等意外開支,一般家庭應該保留一年的生活費作為應急錢。應急錢可以用來投資短期銀行儲蓄、短期國債、貨幣市場基金、短期保本型的銀行理財產品、短期保本型的券商理財產品等。這些投資收益低,但是流動性好,隨時可以變現,而且不會虧損。
第二,養命錢。養命錢包括自己的養老金、子女的教育費用等。一般家庭至少應該保留3~5年的生活費作為養命錢,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養命錢應該越存越多,到你退休的時候,應該有20年的生活費(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養命錢主要用於投資定期銀行儲蓄、中長期國債、債券基金、社會保險、儲蓄型的商業保險、企業債券、實物黃金、保本型的銀行理財產品、保本型的券商理財產品等。這些投資有固定的收益,收益率中等,非常安全。
第三,閑錢。閑錢是家庭5年以上不用的閑置資金,如果是退休老人,就是20年以上的閑置資金,這些錢可以用來從事風險性投資,但不是必須做風險性投資的。這些錢可以用於投資股票、股票型基金、房地產、外彙、投資連結保險、非保本型的銀行理財產品、非保本型的券商理財產品、私募股權基金、實業投資等。這些投資有可能帶來較高的收益,但也有可能產生虧損。我們用閑錢去投資,就好比在“水庫”邊上打了一口深井,目的是讓自家“水庫”裏的水源源不斷地得到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