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與念的那一雙無辜的大眼睛就這樣看著霍依依,而霍依依的心就如同被重擊了一下。

慕與念怎麼會知道這件事情?並且,他才那麼小,就懂得那麼的事情,而且慕與念還不讓把這件事情告訴沈歡欣,霍依依這一刻是真的覺得,慕與念真的是太懂事了,而且,也真的是太令人心疼了。

明明知道自己的爹地消失了,可是他還是瞞著沈歡欣,不讓沈歡欣知道,可是殊不知,沈歡欣早就已經知道這件事情了,而且還讓霍依依瞞著慕與念,不能告訴他。

他們兩個人啊。

霍依依也不知道自己應該說什麼才好了,因為她覺得自己的知道的事情太多了,自己被夾在中間就是很不好受。

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也隻有堅定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裏,才能做完一些事情。若一顆心放出去,麵對那麼多參照映襯,以及紛亂選擇,還有眾多標準和概念的幹擾,該如何走路大概都是問題。

一條狹窄的小道,走到黑,走到頭,勝過在人群熙攘的大廣場裏遊蕩徘徊。

無論是貶低攻擊他人,還是追隨信服他人,得到的都不過是虛妄的自尊和歡愉。它們不會使內心的清淨和洞察增長一分。比較有收獲的,是能夠發現和吸取他人身上的美好能力,如果沒有,他也不是你能夠評判的問題。讓自身強大的唯一方式是,首先解決好自己的問題。

我不願隻是輕鬆地融入,成為麵目模糊的那一個,我不願隻能被時代操控,不願隻能變得八麵玲瓏,友好隨和。

後來我才意識到,很多事情上都可以努力,但人與人之間不行。能走到最後的,其實一開始就是同路人。????人之所以一直無法改變,是因為自己下了“不改變”的決心,是因為就算日常生活中有不如意,但是保持現狀能更輕鬆更安心。

你與別人花費一樣的時間,因為別人用心,而你吊兒郎當,所以到了最後檢驗成果的時候,別人成功,而你除了賠了時間之後,一無所得。

執著於理則鋒芒畢露,沉湎於情則隨波逐流,強執己見又自縛一隅。總之,人世難居。

今天做不成的,明天也不會做好。一天也不能虛度,要下決心把可能的事情,一把抓住而緊緊抱住,有決心就不會任其逃去,而且必然要貫徹實行。

若想要保住某件東西,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去理它,愛得太過的東西容易毀滅,要冷眼對待一切,特別是你心愛的事物,那樣,它們生存的機會反而會多一些,這大概是我們生活中最大的秘密之一。

真正的聰明人,都能夠從他自己的躺椅裏欣賞整個世界的壯景,無須同任何人說話,無須了解任何閱讀的方法,他僅僅需要知道如何運用自己的五種感官,還有一顆靈魂裏純真的悲哀。

禮貌和教養不隻是幹癟的客套,還有推己及人的周到和體諒,這考驗的不隻是情商,還有人的善良。

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鬥,而不論其結果是悲是喜,但總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活了一場。有了這樣的認識,你就會珍重生活,而不會玩世不恭;同時,也會給人自身注入一種強大的內在力量。

一個人在二十歲上,對世界的看法,以及他可能在這個世界上產生影響的看法,勝過了別的一切。感情有時候隻是一個人的事情,和任何人無關。愛或者不愛,隻能自行了斷,傷口是別人給予的恥辱,自己堅持的幻覺,承諾是男人與女人的一場角力,有時皆大歡喜,大部份的情況卻兩敗俱傷。

很多時候,我們的選擇並不是內心的聲音,隻是對安全感的向往。比如並不想贏,隻是怕輸。比如並不是愛,隻是孤獨。許多人都在這種中間狀態裏,並不舒服,又不敢怎樣。

她願透著寂靜的朦朧,薄淡的紗,細聽著淅淅的細雨寂寂的在簷上激打,遙對著遠遠吹來的空虛中的噓歎的聲音,意識著一片一片的墜下的輕輕的白色的落花。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從來不曾去過,但它一直在那裏,總會在那裏,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

霍依依看著慕與念歎了口氣,心裏眼裏滿滿的都是心疼。

“好,阿姨答應你,不跟你媽咪說。”

霍依依為了讓慕與念安心,所以對他非常堅定的說著。

“謝謝依依阿姨。”

慕與念嚴肅的奶聲奶氣的說著。

但是霍依依發現了,慕與念的眼睛裏麵藏著淚光,可是即使是這個樣子,他也沒有流下來。

或許對於慕與念現在這個年紀的小孩子來說,他都已經知道,或者是理解消失了這個詞語是什麼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