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知識淺薄,也就算了,魏剛的地理知識同樣匱乏。
他隻知道北方即將大戰,自己應該往南跑。
知道自己可以逃到江東,苟活到晉滅吳;可以逃到四川,或許還能娶上一名川妹子。
但他不明白自己應該怎麼跑。
魏剛並不擔心自己的生存問題,自己擁有遠超時代的知識,完全可以用其他方法度精彩一生。
魏剛想的越多,越覺得辦法可行,想著想著,他餓了。
來到一個餛飩攤前,找了一張桌子坐下,要了一碗餛飩。
老板盛餛飩的時候,他聽見了食客的議論聲。
“子通,你剛從西邊回來,中原那邊最近有什麼大事?”
“沒什麼大事,就是獻帝東歸了,天子車駕準備回洛陽。”
“獻帝東歸可是大事啊。”
“你可拉倒吧,你沒去過西邊,可能沒有直觀感受,兗州之戰剛結束,百姓流離失所,易子相識的人間慘狀,根本沒有辦法用語言形容,這些東西,你沒有親眼見證,但我卻看到了,獻帝貴為天子,為這世間做過什麼?”
魏剛看向了說話的兩人,這兩人都很年輕,其中一人慷慨激昂,另一個人卻小心翼翼,眼光四處打量著。
魏剛有意低下頭,聚精會神聽著兩人談話。
表字季弼的青年有意壓低聲音,“子通慎言,慎言啊。”
子通卻不以為意,“沒什麼可怕的,我也不過是爛命一條,大丈夫既不能兼濟天下,又不能建功立業,我發幾句牢騷怎麼了,再說了,現在群雄割據,四處混戰,又有誰真的把天子詔書當回事?”
季弼試圖轉移話題,“你也別這麼悲觀,這天下還是有淨土的,北方確實亂成了一團,但南方卻較為穩定,子通你心情不好,愚兄陪你南下遊曆一番,放鬆心情,等咱們重新回到徐州,估計這戰亂也該結束了。”
子通歎了口氣,“季弼,你不要自欺欺人了,袁術派出部將正在攻略江東,那位青年將軍不僅驍勇,而且手段殘酷,正在江東大殺特殺,人送外號小霸王,咱們去江東,那是嫌自己的命不夠長吧。”
老板把餛飩端到了魏剛的麵前,看著麵前熱騰騰的餛飩,魏剛突然覺得自己失去了胃口。
那位叫子通的青年簡直就是個憤青,“季弼,我哪也不去了,我就要留在這徐州,這世間已經沒有淨土了,哪怕是死,我也要死在家裏。”
一陣沉默之後,子通繼續說道:“徐州雖然發生了黃巾匪患,但陶使君輕鬆平定叛亂,我原以為戰亂就這麼平息了,一切都會如常,沒想到,曹操以報仇的名義侵犯我徐州,殺人奪地,好不容易等到了仁義的劉使君,呂布這廝又偷襲了下邳,這呂布必然……”
季弼連連出聲製止,“子通,慎言,慎言啊”
子通歎了口氣,“不吐不快啊,董卓禍亂天下,呂布是董卓的親信,想必沒少作惡,兗州之戰的慘劇持續到了今天,他呂布也要負極大的責任,我渙聽說,這呂布軍團雖然能打,但軍紀渙散,劫掠淩虐更是常態,有他統治徐州,我們還能有好嗎?”
子通的話吸引了很多食客的目光,叫季弼的青年迅速向老板結清飯錢,拉著子通離開了。
魏剛胡亂扒了幾口餛飩。
兩名男子的對話,讓他失去了胃口。
猶豫了很久,他才終於下定決心。
不逃了,也不躲了,他要直麵這個亂世。
讀再多曆史,玩再多遊戲,也很難對人間疾苦感同身受。
呂布集團口碑不佳,相信傳聞隻是一部分原因,在呂布的管理下,這支部隊的軍紀隻怕確實有點問題。
自己可以一走了之,但是,黎民百姓依舊會遭受兵災。
如果魏剛隻是一個普通百姓,他沒有任何影響力,那他確實可以袖手旁觀。
但是,呂布是自己的姑父,自己可以竭盡全力去勸諫。
放任凶手舉起屠刀,和凶手沒有什麼區別。
既然已經穿越過來了,那自己就應該為這個世界做點什麼。
再說了,隻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向姑父提一些建議,這又不需要自己拋頭顱,灑熱血。
魏剛一向意誌堅定,既然做出了決定,那就不再遲疑。
他的胃口一下子變好了,大口大口吃掉麵前的餛飩。
放好碗筷,魏剛看向老板,豪氣十足的喊道:“老板,結賬”
看著麵前走過來的老板,魏剛摸了摸口袋,他突然意識到,自己好像,沒帶錢。
(ps:表字就是小名,入鄉隨俗嘛。
雖然寫的三國,但我盡量用白話的方式講故事,希望書友們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