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瓠子今誰助束薪(上)(1 / 3)

東萊山上收獲的那株靈芝總算是讓天子此行齊魯之地不至於無功而返。

靈芝的藥用價值雖然還要等到返回長安之後才能體驗,但是作用在心理上的效果已經見效,天子追求長生的心思愈發的堅定起來。

隻不過,這份收獲的喜悅還未來得及細細品味,天子就不得不先去麵對一個多年來一直未能解決的難題。

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春,大河先是於頓丘處決口。入夏之後,又在瓠子口處決口。

從瓠子口決堤處流出的洪水就勢向東南方向流去,通過泗水的河道流入淮河,最終注入了黃海。

同時,湖水的一部分水量分流到了上古九澤之一的巨野澤當中,使得巨野澤的麵積日漸擴張,形成了一個煙波浩渺、綿亙數百裏的巨大湖泊。

這一次大決口使得沿河的十六個郡國均遭受了嚴重的水災,數百萬人口深受其害。

並且在瓠子口決堤之後的二十餘年中,大河下遊一帶一直是澇災不斷,土地連年沒有收成。其中,舊日以膏腴之地著稱的梁國與楚國所麵臨的災情尤為嚴重。

在農業生產重要性大於一切的大漢,這場綿延二十餘載的水災也到了應該加以解決的時候。

“郭卿,瓠子口的情況現在怎麼樣了?”天子向從治河現場回來的太中大夫郭昌詢問道。

“回稟陛下,臣與大行汲仁受命統率兵卒數萬堵塞決口。自赴任以來,夙興夜寐,不敢有絲毫放鬆。目前,堵塞瓠子口決口的進度尚可,剩下的工作大約還需要三個多月的時間才能完成。”太中大夫郭昌答道。

太中大夫郭昌,原本乃是大將軍衛青麾下的大將,一路從校尉做到了中郎將之職。整個從軍經曆中,除了跟著大將軍衛青混過一些功勞以外,還曾經有過和衛廣一起平定且蘭國的高光時刻。可惜功勞立得還是不夠多,沒有能夠得到裂土封侯之賞,打開進入頂級勳貴圈的大門。

這幾年漢匈之間沒有大戰可打,郭昌這員宿將也沒有撈到什麼軍功,隻是被天子任命為秩比千石的太中大夫,某種程度上算是被閑置了。

這一次受天子之命統率士卒堵塞瓠子口決口,主要也是為了充當大行汲仁的副手,負責軍隊的具體指揮。

郭昌的心中對這項安排倒是沒有什麼不滿。相比於之前年間連辦事立功的機會都沒有,現在的這項治水工作好歹也是朝廷的頭等大事。這一次處理黃河水患要是表現地足夠出色,說不定還能重新得到天子的重用,獲得再次掌兵的機會。

“善!二十餘年的瓠子口水患若能平息,皆是郭卿與汲仁之功。”天子點頭道。

“治水若成,都是靠陛下高瞻遠矚,明見萬裏。臣等隻是奉命行事,實不敢居功。”郭昌躬身拜道。

“郭卿不必謙虛。隻要卿等安心做事,朕必然不吝封賞。”天子笑道。

郭昌趕忙說道:“臣謝陛下隆恩!”

待郭昌離開後的第三天,天子複又拿到了一封東郡太守上呈的有關瓠子口當前水情的奏疏,再想起曆年因瓠子口決堤造成的災情,眉頭頓時又鎖了起來。

近些時日瓠子口上遊的降雨頗多,必然會對汲仁和郭昌這次堵塞決口行動造成不小的阻礙。天子已經在考慮要不要在回程的途中親臨瓠子口,於現場指揮治河行動,一定不能讓這次堵塞決口的行動功虧一簣。

天子選擇於今年再次開展大規模堵塞決口的行動,主要是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天子去年剛剛完成封禪,向上天誇耀了自己的功業,偏偏此時大河下遊因這場綿延了二十餘載的水災而深受其害,多少與他的豐功偉績不太相符。二是因為自去年夏汛過後大河流域的降水量一直偏低,瓠子口一段的水量自然遠不及往年,也是一個堵塞決口的大好時機。

成功率這麼高的一次堵塞決口行動要是功敗垂成,豈不是有損天子的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