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老爺們正搖篩子拚酒,服務員在呦喝,新登台的歌手正在賣力唱著歌,店裏熱火朝天。
隻有這一桌與周圍顯得格格不入,陸銘自顧自吃著燒烤,趙四低頭喝著酒,小沈洋正在考量和糾結陸銘的話,霍文思也不懂,隻能在旁邊幹瞪眼。
沉默了好一會,趙四抬頭望向陸銘和小沈洋,最終還是開口了。
“唱歌的天賦我是不懂,不過這個孩子不管是表演還是唱,二人轉的天賦都是真的好,我原本想把他留下來…”
小沈洋有些不自然,他現在隻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孩子,一方麵是師徒情誼,一方麵是偶像和理想,他真不知道怎麼抉擇。
“既然老弟你肯定了他的天賦,我也明白,我不應該為了自己的私欲毀了孩子的前途,你放心去學,學費我出,東北大老爺們,紅著眼睛幹嘛?”
趙四勉強的笑了笑,看著小沈洋的樣子又罵了他一句,眼裏的不舍卻怎麼也隱藏不了。
在陸銘眼裏,東北二人轉其實是和陝西民歌、雲南山歌這些各地方的特色民歌都是一樣的,都屬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有其傳承的意義。
趙四對小沈洋的期望和預設很大,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傳承人,可惜人家喜歡的流行音樂,陸銘很能理解他。
隻是小沈洋既然更喜歡流行音樂,就應該出去係統的學習音樂,如果繼續呆在東北唱二人轉,那他隻會成為前世那個唱功粗糙、音樂素養全無,從人到聲都與二人轉糾纏不清喜劇歌手。
陸銘也並非看不起東北二人轉,這些東西帶著濃重民俗氣味的藝術,都是我國勞動人民在艱苦的勞動、匱乏的娛樂環境中創造出來的,充滿了質樸、真實、自由的原始生命力,其實本質上與黑人音樂的根源是一樣的。
隻是這些藝術形式在與時代流行相結合的時候太過粗暴,太過粗糙,陸銘實在欣賞不來。
民俗音樂在古代也是跟隨著時代不斷的在變化、發展,它們必須要與時俱進,否則必定就是一種落後的音樂形式。
雖說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但音樂一定是有高下之分的,一首旋律線極其簡單,套路,內容空洞無力的歌曲怎麼可能比得上一首經過精心編製、可以引起大眾討論和思考的歌。
趙四話以至此,小沈洋也下定了決心。
“陸哥,我決定了,回去讀書,考一個音樂學院,像你一樣當一個歌手。”
小沈洋話說得異常的堅定,陸銘也特別的開心。
他第一次感覺到自己的音樂真的可以改變世界,真的改變了一個人原本的發展軌跡和命運。
也不知道這個世界熱愛音樂、係統學習後的小沈城,將來會發展到什麼境地…
小沈洋做了決定,趙四想開了,陸銘也高興了,霍文思還是一臉懵,不過桌上氣氛又開始熱烈,眾人徹底的融入到這家燒烤吧裏,煙火人間,生活百態,該是如此。
…
陸銘在沈城還有演出,這酒也沒有喝到多晚,淩晨陸銘便向趙四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