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風、玉、安三國聯軍於川桓大營的二十裏外安營紮寨,當天晚上,唐寅召集軍中諸將,商議應敵的對策。
這次要對陣川國的大軍,大多數的將領都顯得麵色凝重,尤其是安國將領,一個個眉頭擰成個疙瘩,愁眉苦臉,鬥誌低落。
目前安國本土正遭受川軍的攻擊,安人也最能理解川軍的厲害。
白晴首先開口說道:“川軍勢強,我軍應避其鋒芒,繞過三陽平原這一帶。”
“我軍處於攻勢,隻能西進,就算能避得了一時,也避不了一世,終究還是要和川軍交鋒。”梁啟說道:“避戰並非良策,而且還顯得我軍勢弱怯戰,讓敵軍在士氣上占據上風。”
“梁將軍的意思是……此戰還得打?”
“隻能打,我們沒有別的選擇。”梁啟正色道:“若是不能挫敗川軍,我方的西進之策也就隻能以失敗告終了。”
“可是川軍的戰力之強非同小可啊……”
“川軍的戰力再強,終究也隻有四十萬,我軍與之力敵,未必一定會輸。”
“不管怎麼樣,我以為與川軍做正麵交鋒,太過於冒險,絕非上策。”
梁啟和白晴二人的意見出現分歧,最後雙雙瞧向唐寅,看他是什麼意思。唐寅輕輕敲著額頭,說道:“我的意見和梁啟一樣,此戰必須得戰,關鍵是如何來戰。”
子纓眼中精光一閃,說道:“大王,末將倒是有一計。”
“哦?說來聽聽。”唐寅知道子纓向來足智多謀,他的戰法也一向以詭異著稱。
“分兵作戰!”子纓幽幽說道:“我軍可兵分三路,玉軍弟兄為一路,向西北取安陽,安軍弟兄為一路,向西南取豐陽,我風軍為一路,留守營內,原地不動。若是敵軍分出大批兵力,欲解安陽和豐陽之危,我風軍便可趁機直取川桓大營,若是敵軍分出小股兵力,那麼玉軍和安軍便可一鼓作氣拿下安陽和豐陽,對敵軍形成包夾之勢。”
等子纓說完,在場的許多將領都在連連點頭,覺得這個辦法確實不錯,兵分三路,矛頭分指安陽、豐陽以及安桓大營,讓敵軍防不勝防。
唯一心中沒底的便是安軍。當安軍和風軍、玉軍在一起的時候,還能顯得底氣十足,即使碰上強敵,也敢與之力戰,現在要他們單獨行動,去取豐陽,萬一川軍分出大批的兵力來攻怎麼辦?
安將們不約而同地看向白晴,一個勁的向她使眼色,示意白晴,分兵戰術不妥,至少於己方不妥。
白晴自然也明白己方眾將的意思,可是這話讓她如何啟齒啊?
分兵作戰,人家風軍和玉軍皆表示讚成,怎麼就己方無法接受呢?她沉吟了好半晌,方充滿顧慮地問道:“風王殿下,我軍攻取豐陽時,萬一碰上川軍主力怎麼辦?”
沒等唐寅說話,梁啟搶先說道:“能戰則戰,不能戰亦可避戰,白將軍隻要能盡力牽製住敵軍即可。”
唐寅大點其頭,如果說安軍能牽製住川軍的主力,那對己方而言可太有利了,前提時,川軍會派出主力打你安軍嗎?殺雞還焉用川軍這把牛刀?
聽聞梁啟的話,白晴以及安軍將領們倒是放下心來,隻要可以避戰,那就好說了,萬一真碰上川軍,己方打不過,還可以跑嘛!要說跑路的本事,安軍自認絕不輸於川軍。
見以白晴為首的安軍諸將都不再言語了,子纓笑問道:“這麼說來,諸位都沒有異議了?”
在場的眾將紛紛搖頭,表示自己沒有意見,最後,子纓看向唐寅,問道:“大王以為末將此計如何?”
唐寅看看子纓,又瞧瞧梁啟,稍頓片刻,點頭應道:“好吧!這次就按子纓將軍的辦法做,我軍兵分三路!”
子纓提出策略,唐寅拍板釘釘,作戰的計劃算是被敲定下來。散帳後,諸將紛紛離開,分頭去準備,時間不長,中軍帳內便隻剩下唐寅、梁啟和子纓。
唐寅心中還有些疑慮,需要問清楚,梁啟和子纓也都看出來了,所以沒用唐寅示意,二人已自動自覺地留在帳中。
等眾人都離去後,唐寅方開口說道:“分兵作戰,固然是好,隻是,安軍這一環是我軍的弱點啊!”
在他的心目當中,安軍實在難堪重任,就算安軍能打下豐陽,隻怕川軍一走一過之間便可將其踏平。
梁啟微微一笑,說道:“大王多慮了,安軍之所以戰力弱,那是因為沒有被*上絕路,隻要安軍被*到退無可退,必須得破釜沉舟一戰的時候,即便是川軍拿他們也會很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