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山水一開始試圖用靈氣力量來進行解釋,但是陳山水明白超時空修煉空間,想要打造成靈氣濃鬱的世界,那實在是太簡單了,輕而易舉就能夠辦到。
所以,造成現實世界和超時空修煉空間最大區別的東西不是靈氣,緊接著,陳山水又開始尋找其他的物質。
這一個過程可以說是非常耗費力氣的,陳山水讓現實世界當中的空氣,進行了一個詳細的解剖,進而用自己的幻想陣法,再加上靈氣晶石進行驅動,打造出專門產生空氣的一種陣法。
這是陳山水獨創的一種空氣製造陣法,然而這一道陣法在超時空修煉空間當中運轉之後,陳山水發現還是不能夠解決真正的問題,也就是說,哪怕陳山水打造出了空氣製造陣法,依舊沒法兒製造出那種能夠讓人體持續巡航的物質,這實在是有點兒難倒陳山水了,到底是什麼樣的東西呢?
於是,陳山水又開始解析地球上的土壤,石頭,以及一花一草一木,還有各種動物。
經過長達10年、20年、100年、300多年的潛心研究,陳山水完全可以堪稱是一個空氣學家,甚至是地質頂級科學家,這都是沒有問題的。
而即便是如此費盡心思的研究,陳山水依舊沒有發現,這其中的奧妙。
因此,陳山水最終直接放棄了對地球空氣的研究,對地球一切物質的研究,陳山水認為這根本的區別其實並不在於這些物質之上,而是在於人體本身。
也就是說,人體這塊電池是能夠在特定環境下吸收一定量物質的,而這種特定的環境隻能夠在地球上,或者是地心世界當中展開。
而如果來到了超時空修煉空間,這種相對狹窄的幻象世界當中,準確點來說是,高維空間,它就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屏蔽。
於是,陳山水便開始從位麵以及三維和四維空間這方麵的學術來進行解釋,進行一個探索。
這一次,陳山水還真的就從維度空間當中,探查出了一定的道理。
最終,陳山水用一個小故事,完美地解釋了這一情況。
也就是說,地球世界和地心世界的環境是一處海洋,這處海洋非常的大。
而生活在這處海洋當中的人類,就如同是海洋中的魚兒,可以在海洋世界當中生活的很美好。
但是,有一天,一個強大的魚兒突然製造出了一個能夠獨立於海洋之外的新天地,超時空修煉空間內部也是一處海洋。
而這些魚兒進入嶄新的海洋之後,隻能夠待一定量的時間,時間長了,魚兒就必死無疑。
這個原因,就是因為新製造出來的這個空間,或者是這處海洋當中,它本身就不屬於海洋世界,本身是缺乏大量的營養,缺乏大量魚兒生存所需要的必須條件。
而這個條件並不是簡單的食物供給上的缺乏,而是環境上的整體差距,有可能是這處空間太狹窄,導致了魚兒的身體不能夠盡情的舒展,也有可能是這片心打造出來的水域的水質太過於清,這裏就要用到一句古話了,叫水至清則無魚,也就是說水太清澈了,魚是不能夠長時間待在這裏的。
或許古人已經將這個道理闡述的很明白了。
基於這方麵的考慮,陳山水似乎就明白了維度與維度之間的差距的最終情況,故此陳山水下一步要做的就是進行空間維度的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