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華念平去送走周韻琳,黃春融和秦欣茹、林思兒,已經收拾好了野餐炊具,正在等他返回。
林思兒對華念平說,幾個人剛才已經做了商量,因為秦欣茹的舅舅在遊湖旁邊,有一個取名“雪霽山莊”的園藝場,此時梅花正開,正好前去觀賞一番。
秦欣茹的舅舅叫張和生,是一位將近七十來歲的老人,他很是熱情地接待了外甥女的朋友們。
黃春融與老人也很熟。他向華念平介紹,恩源集團總共有一萬多公頃的林墾,有很多叫不上來名字,又很稀缺野生小動物、鳥類,張和生是這方麵的專家,並積極指導林區防蟲、防病,很是熱心。
大家看到,老人的雪霽山莊裏不僅有梅園、果林,還有大大小小近百株盆景。讓華念平和林思兒欣喜的是,溫室裏還能看到幾十盆碧綠的蘭花,有好幾盆已經著花盛開,淡淡地飄著幽香。
林思兒偷偷地告訴秦欣茹,華念平喜歡蘭花,他多年前專門選購了一株價格高昂的下山蘭送給她,兩人為蘭花取了一個有意義的名字,叫做“鴛鴦雙蝶”。
那年,她從京大經濟學院轉往北師大讀書時,將“鴛鴦雙蝶”交給京城農學院裏的一個朋友代為蒔養。
今年夏天,林思兒從米國回來後,曾經去農學院的朋友家裏尋看,發現“鴛鴦雙蝶”已經分出好幾盆,這件事至今沒有和華念平提起,如果秦欣茹回到京城,可以帶回一盆給她的舅舅來養殖。
秦欣茹說會告訴舅舅,如果“鴛鴦雙蝶”再次分株,定要轉贈華專員一盆。
在林思兒離開淮上市沒幾天,華念平就搬進了位於泉河幹休所裏的新居,而且收到一件從京城發來的特快專遞。
他無需細看落款人,單從包裝盒上端正秀麗的字跡,就知道快件是林思兒寄給他的。打開來看,是一條國外進口過來的羊毛圍巾,款式和顏色與他脖子上的這條非常相近。
黃春融很是羨慕華念平的脖子上多了一條好看的新圍巾,問他是誰這麼有眼光,華念平不經意地回答說:“家裏人!”
幹休所裏設有食堂、健身房、醫療室,並配有警衛值班室,黃春融和其他幾位交流到淮上市任職的恩源集團高層,也都住在這裏。
搬來後的連著兩天,晚上隻要是天一擦黑,華念平遠近就能聽到此起彼伏的爆竹聲,有人告訴他,這是淮上市老百姓慣有的過年習俗,俗稱“祭灶”。在京城不這麼說,一般叫做“過小年”。
華念平想起了離開京城時,曾對吳寧芳有過的承諾:今年無論如何,都要回京和她共度春節。
來到淮上市以後,他總共與吳寧芳隻通過兩次電話,一次是為了把自己在淮上市新配的手機號碼告訴她,再一次就是主動向她說,這幾天已經遷入了固定住所,是一套兩室兩廳的房子。
至於林思兒,在她離開淮上市後,華念平並沒有主動聯係過。倒是林思兒,通過黃春融打聽到華念平的手機號碼,告訴他已在《社會周刊》上,編登了一期對淮上市七裏塘敬老院集體飲食中毒事故的調查報告。
她要華念平放下心,因為在這篇報告裏所反映的主旨,是呼籲對經濟發展中環境代價作出的反思,正切合了華念平的一貫思想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