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叫侯意映的女學生,回頭向那個對她發問的男生得意地晃了晃手裏一個小型錄音器,意思是早有準備。
她對華念平提出了讓很多人都不敢觸及的話題:
“華專員,你剛才好幾次都提到了組織的概念。有很多學生其實在心裏都很清楚,如果沒有你們組織的領導,就不會有今天的社會發展和進步。但是我想請問華專員,你們組織所追求的崇高信仰,要想最終實現,到底還要走多遠?”
華念平笑了笑,回答說:
“當我加入組織那天,麵對旗幟舉起右手,心裏就已經堅定為組織事業,終身奮鬥的信念。至於我們追求的遠大理想,什麼時候才能實現?說實話,我和你,這一輩子可能都不會看到,也許向下再有幾代人,他們依然經過努力,還不會看到。”
他又補充說:“但是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最高境界,我深信隨著曆史的不斷進步,不管經過多少代人的奮鬥,這個事業最終會以某種形式得以實現!”
侯意映繼續追問說:“看來我們年輕俊美的華專員,果然是一位真正的信仰者。但是同樣按照華專員剛才的說法,又豈不是太虛無飄渺的追求了。同學們都想聽你說說清楚,到底應該樹立怎樣的理想追求?”
華念平不由得立時留心起侯意映這個漂亮女生起來。這倒不是因為她的問話很是尖銳,而是覺得侯意映正在機智地向所有人帶出一個深刻的話題,這就是青年人的信念和抱負。
他於是乘機回答說:“虛無縹緲?我不同意侯意映同學的看法。現在,我想問侯意映同學,你是否記得一位叫陳意映的人,她和你一樣也是個女性。隻不過她所處於的年代,是最為黑暗的曆史時期之一!”
侯意映搖搖頭,眼睛中略過一種狡猾的笑意:“陳意映?和我一樣,也叫意映。我雖然不知道她是誰,但一定很有故事!”
華念平沉重地說:
“如果我說出林覺民與他著名的《與妻書》,同學們都有讀過,大家也許會想起‘意映卿卿如唔’這一句話。林覺民被殺害時年僅二十七歲,當他臨死之前發出‘為天下人謀永福’、‘國事不成自有同誌在’的感歎時,並不知道哪天才能推翻清朝的統治,然而他的理想最終得以實現。”
他看到學生們的表情開始變得凝重了,正在與自己產生一種共鳴,就加深語氣說:
“我的同學們,難道不是這樣麼!《與妻書》對我的思想觸動很深,是激勵我追求人生的重要文篇之一。每當我的生活與工作出現挫折時,總會在心裏默默背誦幾段!”
一個戴眼鏡的男同學說:“像華專員這樣光明磊落的人,現在其實已經很少了。請問華專員,你能如此心係社會、心係民眾,會堅持多久,考慮過哪天會離開崗位麼?”
華念平想了一下,說:
“我很難確切回答這個同學的問題。當我有一天覺得自己不能勝任工作需要,也許會萌生主動辭職離開崗位的想法。但是,作為社會公民,我和你們中間的每一個人一樣,都會時刻關注國家和人民的命運。”
侯意映說:“我還想向華專員請教一個關於社會道德的問題?”
華念平笑笑,說:“孫同學剛才介紹,你攻讀的是社會心理學,在社會道德研究方麵,你比我研究的深刻,更有專業發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