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夜闖蒙麵大盜(一)(1 / 2)

“妙馨師侄提及到行知原是本道的一門遠親,這倒是不假。但你隻知其一,卻是不知其二!”

靜塵果然被勾起了滿腹怨氣。

“要知道,行知這廝哪裏就會把親戚當成一回事。當初出家為僧之前,他是一名語文老師。記得有個十幾歲的女孩,叫做王福玉,與本道、與他都沾了些親戚。但他竟然喪盡天良,使了騙把福玉那女孩給糟蹋了。這也是本道近些日子剛有聽說。隻因那叫福玉的女孩去年秋天,無辜尋了死,才有家鄉人過來提起了這件徃事。”

“靜塵師妹說的沒錯,假如聽說是實,行知真就做出這般喪盡天良之事,哪裏還有一點親戚的情分。”半晌不語的慈儀,也頓時憤慨起來。

“照師侄兒看,”妙馨恨道,“行知禽獸不如,他就是害死那女孩的罪魁元凶!”

“聽慈儀師姐的口氣,原本並不相信行知是個好欲之徒。那就有師妹把一件親身所見的事實,索性向師姐抖摟出來。”靜塵慚愧道,“不過這件事情說來,與著本道和妙玉師侄,都不免難逃幹係!”

“怎麼會把妙玉徒兒也扯了進來?”慈儀詫異道。

“敢問慈儀師姐,是否清楚,行知在被妙玉收為道家弟子之前,先前在九華山裏做過兩年多的和尚?”靜塵問。

“這個,妙玉徒兒倒是講出過實情。還說了行知做和尚時,僧名原被喚作‘記戒’。”慈儀回憶道,“記得妙玉徒兒,曾對行知多有誇讚,說他佛道皆有所成,尤其辯才甚是了得。”

“可是妙玉師侄有沒有,把行知因何被趕出了九華山的僧院,如實稟告師姐?”靜塵再問。

“卻是因何趕出僧院?”慈儀問,“莫非妙玉徒兒,確實向為師隱瞞很深!”

“隻因為,行知那廝色性難收,在九華山的寺院裏,整日間借故與了尼姑纏結在一起。至後來,他竟然還把了一個山貨商的女人勾搭在手,被那家人告到他師父慧雲大和尚那裏,所以才被趕下了九華山。”靜塵道。

“妙玉好糊塗,竟然收了一個穢僧做了自己的嫡傳弟子!”

慈儀驚怒不已,當下陡然“啪”的拍了一下桌子,憤然起身。

“師父切莫氣壞了身子!”妙馨趕緊端上一杯茶,奉給了慈儀。

但慈儀卻是瞪了妙馨一眼,轉身走到當年弘一法師書寫給她的那首《送別》跟前,佇立沉思起來。

對於慈儀師太的性情,妙馨深知她老人家很少喜形於色,更不會輕易動怒。但凡有了什麼不如意、不順心的事,師父便要立在當年弘一法師,親手書寫的這幅《送別》中堂跟前,凝神聚思,無異於打坐念經一般,瞬間注入全部心智。

每當慈儀師太如此靜默,便是形神合一,仿佛置身於萬事皆休的“無為”意念之中。她之前無論有了多深的煩悶,甚至焦慮,便會迎刃而解,迅速排遣雜念,並且還總能尋思出別人意想不到的答案或者辦法。

此乃道家裏的至深境界,絕非一般常人所能為。

此時,妙馨果然聽到慈儀師太,正在反複細聲吟誦著“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這幾句話。

她心中明白,這或許是因為師父正深陷於矛盾和糾結的心情裏,至少是還沒有完全化解出來。

慈儀師太此生,唯最敬重弘一法師的寬厚、仁慈,尤其是對故人追昔念舊。

“將到火候,萬不能就此罷休!”妙馨在心中想到。

她於是拿定了主意,帶著一臉悻悻之色,重新坐回到靜塵師叔的身邊。

“師父已是上了百歲的古稀之年,如今就因為上靈神宗的緣故,不得已攪亂了真氣。”妙馨發恨道,“想那妙玉二師姐,固然有錯在身。但皆因惠昌援這個居心叵測的惡徒,慣用了坑蒙拐騙的伎倆,才被弄成這般好苦!”

她雖是與著靜塵師叔兩人在說話,卻又把聲音拉得很高,足以讓師父也能聽得清楚。

“小師侄所言極是。”靜塵滿心後悔道,“也怪本道當初,就不該把惠昌援引薦給你妙玉師姐,如今尾大不掉,可該如何是好!”

她們叔侄二人異口同心,均不願意再用了“行知”道名,拿來稱呼上靈神宗的宗主惠昌援。

“想那惠昌援常說上靈神宗信徒眾廣,他又慣於蠱惑人心,如今損了妙玉二師姐和我的名聲自不打緊,師父的清譽,可是容不得玷汙!” 妙馨又道。

“還有更讓人煩心氣憤的事呢!”靜塵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