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飛機的速度的確快, 從海城到武漢坐火車要十幾個小時,飛機隻需要零頭。
他們抵達海城機場之後, 甚至還來得及趕去銀行。
可惜這回他們的好運氣到了頭。櫃員看著136萬的國庫券,隻扒拉出一部分:“這些能賣,這些不能。”
周秋萍皺眉:“為什麼?”
櫃員看都不看她,言簡意賅四個字:“國家規定。”
“國家什麼規定?”
“目前允許上市的就是1985年和1986年的國庫券,你這1987年發行的當然不行,得等國家新政策出來。你賣不賣?”
周秋萍這才反應過來她暈頭了。
之前她在寧安縣銀行兌換的大額國庫券是信用社和農行的存貨。大概是地區攤派任務的差別,換到手的基本上以1986年的國庫券為主,還有一部分是1985年的。於是歪打正著,反而符合了國家規定。
她暗自懊惱卻也不糾結,直接招呼餘成:“算了, 換一家銀行吧,又不是隻有他家能換。本來還想把錢直接存在他家呢,何必呢!”
聽說她願意存款,櫃員有些意動,卻依然堅持說銀行得按規矩辦事,1987年的國庫券必須得剔出去。雙方你來我往半天,櫃員表示要全收的話自己得跟領導彙報, 領導開會去了, 明天才能到。
“太多了, 又到這個時候,要不你們明天過來看看?估計到時候得貼現才能兌。”
什麼叫做貼現?這是1985年國家為了緩解國庫券“死錢”矛盾而推出的政策。步驟複雜不說, 認購者不僅拿不到利息,還要倒貼錢。100元麵值的國庫券貼完現之後能拿到手的差不多隻有70元。
這幾年國庫券搞得老百姓天怒人怨的,當真不是沒有原因。
周秋萍和餘成當然不同意貼現,千裏買賣隻為錢, 賠本買賣他們瘋了才做。
話不投機半句多,他們也不為難櫃員小姐姐了,直接抬腳走人。
出了銀行門,周秋萍就調整方向:“去證券公司吧。”
出手大額國庫券,不能光指望銀行,還得找證券公司。
餘成驚訝:“證券公司?”
這對他來說,是個嶄新的名字。倒不是沒聽說過,而是感覺那不是國外的東西嗎?
周秋萍笑了笑:“國內已經有了,就在海城。它們也收購國庫券。現在海城可以合法經營國庫券的網點隻有5家。之前我們去的銀行,其實是他們的代理機構。”
“公司在哪兒?”
餘成已經漸漸習慣於她和身份極為不相符的見識,他甚至沒有問她,你怎麼知道?
術業有專攻。人家能夠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攢下40萬的國庫券,自然有人家的能耐。
然而周秋萍的能耐有限,最起碼的,她根本不知道現在海城的證券公司大門朝哪個方向開。
但沒關係,誰不是鼻子底下一張嘴,他們可以問人。
兩人抬腳往前走,還沒來得及找人詢問,居然有個小夥子直接撞上來,神秘兮兮地問:“外彙券有伐?國庫券有伐?外煙要伐?”
周秋萍瞬間有種在看海派清口的感覺。她一時間特別想笑。
那年輕人眼睛瞪得溜圓,又重複了一遍:“外彙券有伐?國庫券有伐?外煙要伐?”
剛好這時招手停的出租車停了下來,他們趕緊繞過人,直接上車:“去來朝證券。”
出租車司機看那年輕人的模樣,哈哈大笑:“這打樁模子可真會找生意哦。”
餘成茫然:“打樁模子?”
他感覺自己才是那位進了大觀園的劉姥姥。
司機眉飛色舞起來,十分樂意為乘客答疑解惑:“看到前麵倒扣的那個籮筐嗎?”
餘成眼神好,瞧得清清楚楚。前麵的落石口的確倒扣著個籮筐,上麵還貼了不少外煙的煙殼。還有一張紙大喇喇地寫著:“兌換外彙券、國庫券、汽油票等票證”。
“站在旁邊的,就是打樁模子。你們不要小看他們,他們一天成交一筆買賣,掙個10塊錢的話,一個月就足足有300塊哩!現在誰能拿到每個月100塊錢的工資,那都叫人眼紅。”司機笑嘻嘻的,“你們去來朝證券,你們還不曉得打樁模子?不是天天和他們打交道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