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一品(1 / 3)

這本厚重的人界物誌大典,上麵如是寫到:人界擁有九洲、八灣、七峽、六穀、五湖、四海、三妖、二魔、一神。

九洲按照版圖大小劃分,依次為鴻峽洲、殷冉洲、穢衡洲、喃羯洲、蕭彌洲、奧登洲、闕笙洲、尼爾洲、圖筌洲。

八灣大小略同,分別為鷓鴣灣、鷦鷯灣、鸚鵡灣、斑鳩灣、鵲鴝灣、伯勞灣、鴛鴦灣、沉船灣。

七峽險峻相當,就是那鷺鷥峽、信天峽、烏鶇峽、四喜峽、旋木峽、岩鷚峽、水雉峽。

六穀神秘異常,具體是破曉穀、孔雀穀、山椒穀、黃鸝穀、百靈穀、丹頂穀。

五湖形狀各異,所指的就是沙鵬湖、山鴉湖、雪鶉湖、兀鷲湖、須鴷湖。

四海波濤洶湧,名為那白鵯海、草鴞海、頸鶴海、玨珩海。

三妖凶狠狡詐,喚作為六道輪回鵬、口若懸河狼、萬影迷蹤鷹。

二魔法力通天,便是那魔尊巨獸長孫忘情和魔尊槍神耶律宗銘。

一神俯瞰整個六界的芸芸眾生,就是他神界帝君諸葛雲霆。

另外,與人皇拓跋無言執掌廟堂,相對應的武林盟主隋風棲,領首著諸位江湖俠客。

最後,大典中記載著一柄軒轅神劍。軒轅二字,所指運行之意。出自人界清朝年代,那位龔自珍的《尊隱》一書。書中曾言道:“夫日胎於溟涬,浴於東海,徘徊於華林,軒轅於高閎,照耀人之新沐濯。”

付桓旌心想,這劍下軒轅,便意為運劍修行,與自己此行的人界渡劫曆練,不謀而合。

突然,大典中的插圖鳥鳴澗,一隻凶猛神獸貔貅,躍出紙麵,向那驚恐萬分的付桓旌,用力撲咬了過去。

好在他付桓旌的貴人暗侍浮屠,藏身在他的身後暗處,及時出手相救。

不然的話,他付桓旌的這條小命,今晚可就算交代在這雲頂藏寶齋啦!

隻見那暗侍浮屠,一把推開驚魂未定的付桓旌,閉合了那本人界物誌大典。

隨後,那凶猛無比的神獸貔貅,便不見了身影。

被神獸抓傷臂膀的付桓旌,疼痛萬分,難以動身移步。

眼見愛徒如此,枯瘦的暗侍浮屠,一把背起付桓旌,消失於無盡的夜色之中。

翌日,暗侍浮屠用腰間的美酒,向八卦門的宇文門主,置換了兩顆療傷丹藥。

飲服下丹藥的勇猛少年付桓旌,身體有了些許好轉。他臂膀上的傷痕,也在慢慢消褪。

但是他付桓旌依然在昏睡著,估摸著是那神獸貔貅利爪上的蠱毒在作祟。

說到這位枯瘦老者暗侍浮屠,原本是那刀意先祖邪刀皇的負刀死侍。終日替主人邪刀皇,背負著那把殤煞之氣,縱橫全身的血飲殤刀。

刀意先祖邪刀皇,從無人問津的西域古都,跋山涉水,行至殷冉城。不久後,他在中原武林之中,憑借著自創的十三界刀意,撚殺了中原武力排行榜,前五的三大絕頂武林高手。

一時間,他邪刀皇的風頭正勁,無一人膽敢向其挑戰。但是他卻不願就此罷休,繼續砍殺著中原武林的正道人士,讓手中的血飲殤刀噬血摧魂。

眼看中原武林的諸位俠客,就要被他一一屠戮殆盡。天下第一劍的慕曉峰,最終還是仗劍出手了。

雷霆崖頂,十三界刀意武夫強者邪刀皇,對決十三境劍道陸地神仙君子劍。

血月當空,蔚為壯觀!二人刀劍對戰,三百回合後,勝負仍未可知。

突然,那邪刀皇的一滴怒血,流落在了他的血飲殤刀之上,血飲寶刀竟然掙脫了邪刀皇的雙手。

隨後,隻見那血飲寶刀,直奔血月而去。碩大無比的血月,竟然被它劈砍作了兩半,然後就消失不見了。

最終,在新一輪皎潔的月光下,對於諸位武林人士而言。他們隻見到劍神慕曉峰,一劍刺穿了邪刀皇的心髒。

隨著邪刀皇的殞逝,中原武林迎來了短暫的安寧。

可是對於他暗侍浮屠而言,人界已無立足之地。

於是,那暗侍浮屠憑借著自身體內,積攢下來的無數股殤煞之氣。劍破天門,飛升到了這幻界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