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姝又提醒大家說:“但有一點我必須跟大家會說明白,凡是看到‘活吊錢’的,千萬別去摘錢,要是讓家屬知道一定會找上門來,到時候可就麻煩了。更可怕的是……”
眾人齊聲問道:“是什麼?”
小姝見把眾遊客的好奇心調動起來,忽然鐵青著臉,沉聲說:“……後果自負。”
遊客再問,她也不解釋,隻是帶著大家往前走。眾人麵麵相覷,不由得點點頭,不錯,看來此次“幽冥之旅”沒白來,有意思。
趙家三郎點燃一根煙,冷笑道:“危言聳聽。”
李冬陽說:“尊重當地風俗,快走!這就是個噱頭,你還當真了?”
“咦,那是什麼?”
趙家三郎眼尖,發現不遠處的一座墳,插著根“7”字木棍,紅繩吊著枚古錢幣。他兩步躥了過去,拿著錢幣左看右看,眼睛登時一亮,隻見錢幣為圓形,正麵寫著繁體字“大齊通寶”,更加引人注意的是這枚錢幣上鑽有四個小孔,這莫非是傳說中存世不多的稀世珍品“大齊通寶”?如果是真的市場價不可估量。
李冬陽走了過來說:“活吊錢?”
趙家三郎笑道:“這好像真的古錢幣。”
李冬陽臉色一沉:“你要幹嗎?”
“此次旅遊費有報銷的了。”趙家三郎偷看了眼小姝,覺得有機可乘,猛地把古錢幣拽了下來,崩起一蓬塵土,眯了他的右眼。趙老三捂著眼睛,回到小路。
李冬陽緊跟在後,低聲說:“死人的東西你也要,你找死啊!遭報應了吧!”
趙老三揉著眼睛,說:“你懂個毛?那是新墳,一看就是做出來的。哪有什麼‘活吊錢’,危言聳聽,都是旅遊公司故弄玄虛,做噱頭。這大錢不要白不要,沒準是什麼紀念品呢!”
到了目的地,分好房間,一進屋,趙老三迫不及待地拿出那枚錢幣,仔細端詳。
李冬陽說:“還是把錢還回去吧!”
“你給我閉嘴。你知道這是什麼嗎?”
“古錢幣嘛!”
趙老三鄙視他:“頭發長見識短,如果這是真的那就是稀世珍品啊!這枚錢幣叫‘大齊通寶’,是南唐開國皇帝李弁,原來姓徐,也就是南唐後主李煜他爺爺鑄造的第一種南唐錢幣。它之所以稱大齊通寶是因為吳國皇帝讓位給他前,已封他為齊王,所以他登皇帝位時,國號叫‘大齊’。由於‘大齊’後改國號‘唐’,曆史上稱之為南唐。這個錢鑄量又少而精,流傳至今已屈指可數,故格外珍貴難得。知道不?有四個孔的被稱為‘四眼大齊’,是上世紀二十年代戴保庭和朱克壯在江西鄱陽農村發現的,當時有個小孩踢的毽子,做毽子的是枚‘大齊通寶’。因做毽子,被鑽出四個小孔。後被著名收藏家張叔馴重金購得,藏之密室,從不示人,因而自號‘齊齋’。這個東西世間罕見,彌足珍貴,是我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一。但,按照曆史溯源,這枚錢幣不應該在中國啊!怎麼會出現在這裏?”
李冬陽聽了,並未覺得多麼新鮮,隻是覺得他瘋瘋癲癲的,好像出門忘記了吃藥。在李冬陽看來他越說得玄乎,越感覺他好搞笑,“撲哧”一聲,真的笑了出來:“你可得了吧!這等窮鄉僻壤之地,怎麼可能有你說的那種稀世真品?”
“見識短。稀世真品有幾個在博物館的?都在民間。就好像各行各業的高手絕非在廟堂之中學院之內,都在民間。你見過有幾個著名作家是中文係畢業的?”
“拉倒吧!”
李冬陽見趙家三郎右眼紅腫不消,覺得事情不妙,勸他還是把錢還回去。
趙家三郎不同意,他不信那個邪,也舍不得手裏的“稀世珍品”。李冬陽也拿他沒辦法,隻有如此了,是福是禍,走著瞧吧!
事情的進展並沒有令李冬陽失望,很快,意外發生了!
晚飯前,宿舍走廊裏吵吵嚷嚷的,怎麼個情況?兩人好信兒出去看看熱鬧。隻見一個農村打扮的姑娘極為憤恨,站在走廊裏破口大罵:“哪個該殺的,拿了我姐姐墳頭的錢,快給我滾出來!”
遊客們莫名其妙地麵麵相覷。
導遊小姝在一旁勸說,她這一勸說,小姑娘的怒火反倒是愈發熾烈,什麼詞都往出捅,罵得那叫個難聽!
李冬陽看了眼趙家三郎,示意把古錢幣還給人家。
趙家三郎搖搖頭,他不同意,低聲說:“媽的,她都對我破口大罵了,我再把錢還回去,那不是白罵了?我賤不賤?不還,愛咋咋地……”
事態繼續升級,那小姑娘大有發飆燒了宿舍的意思,如果事態繼續發展下去,恐會影響到公司形象。導遊小姝急忙拿出一遝錢塞給小姑娘,說:“都是我們的錯,這點兒錢是我個人的一點意思。小妹妹,姐找份工作也不容易,你消消氣吧!我若是知道是誰拿的,一定幫你把錢要回來,好不好?”說話間,還有意無意地瞟了一眼趙家三郎。
人民幣起了作用。
小姑娘拿著錢,憤恨漸消,她說:“不是錢不錢的事兒。你有所不知。我姐剛死,還沒過頭七呢!沒了錢幣……她會回來的……”
聽到這裏,李冬陽心裏咯噔一下。
趙老三反而嘴一咧,牙縫裏擠出個“切”來!
出了這種事,晚飯吃的也不爽。兩人無精打采地吃了幾口,回到了寢室。
李冬陽像個八婆,在他耳邊喋喋不休,中心思想無非是要趙老三把古錢幣還給人家。
趙家三郎說:“你沒見導遊給了那小姑娘一遝錢嗎?我要是把大錢兒還回去,那導遊不得向我要錢。這個不行。”
李冬陽無法說服固執的趙家三郎,索性蒙頭大睡。熄燈後,李冬陽輾轉難寐,腦際裏有句話久久不去:“她會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