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鬥法(1 / 2)

事情進展得這麼快,著實大大出乎舒春蘭的意料之外,也讓朝廷內外都看傻了眼。

舒春蘭還記得,那是第二天一早,正逢又一個大朝會,白長宏居然抓住這個機會,又向皇帝送上了他改良過後的陌刀。

前一天剛和鄭宏放下挑戰書,第二天他就又做出這件事,要說他不是早有準備,打死舒春蘭都不信。

甚至,朝堂上下都感受到了他對鄭宏的深深敵意。

但皇帝和忠王卻都十分高興。

畢竟經白長宏改進過後的陌刀更輕盈,使用起來也更順手。要是朝廷的陌刀隊都換上了這一款陌刀,這既能節省原鐵,又能提高軍隊的戰鬥力。這絕對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皇帝自然大加讚揚。

而這個陌刀依然是經由忠王的手送出去的,那麼忠王自然又占了最大的便宜,狠狠在大朝會上出了一次風頭。

但前腳白長宏才拿出了新陌刀的做法,後腳鄭宏就又站了出來,他拿出一副輕巧的馬用鎧甲。這副鎧甲比現在用在馬身上的要輕了約莫一半,但抗擊刀劍的程度卻並沒有任何減弱。

也就是說,要是騎兵隊伍裏都換上這樣的鎧甲,馬匹的負重就減輕了,自然也就跑得更快了。這對提升騎兵隊的戰鬥力大有好處。

騎兵向來是國之重器,軍隊裏的資源都是優先向他們傾斜。所以現在得到鄭宏獻上的這副鎧甲,皇帝都還沒來得及誇獎,戶部尚書和兵部尚書就已經忍不住站出來對鄭宏的貢獻大誇特誇。

而且在獻上鎧甲過後,鄭宏又補充一句:“現在,微臣還在研究給騎兵乃至其他將士們的鎧甲的改良方法,想來再過半個月就會有成果,一個月後就能打造出一副來試用了。”

這個消息再次令朝野上下嘩然。

這下,雖然白長宏占據了領先優勢,但鄭宏卻一口氣拿出來兩個成果,他後來居上贏了他。

而且,鄭宏還搶先將其他鎧甲的改造權都捏在了手裏,白長宏要是再想和第一次一般偷他的功勞就不行了。他必須自己想辦法。

不過,白長宏也不虧為短時間內就將段家給逼得步步後退的人。

一個月後,當鄭宏當眾拿出他改良過後的新鎧甲的時候,白長宏已經又將軍隊裏的大刀拿出了更好用的一版。

然後,鄭宏再改長劍,白長宏改紅纓槍;鄭宏給斥侯配了一把小巧好用的匕首,白長宏則給大將們的貼身兵器上都加了暗門……

兩個人越鬥越激烈,戰火很快就從朝堂燒到了民間。

雖然在這個時候,文成依然在孜孜不倦的為禦史大夫寫奏折參齊王的左膀右臂。但皇帝終究不是傻子,他也不會真個聽風就是雨,隨隨便便聽禦史大夫幾句話就將尹家的人都給從朝中拔除掉。所以接下來他寫的奏折驚起的水花越來越小。

可鄭宏和白長宏的鬥爭卻才剛剛開始。

這兩個人在兵器上頭爭奇鬥豔,你來我往,短時間內廝殺了無數個回合也難分高下。時間稍稍長一點,朝中的人都忍不住暗地裏猜測他們私底下都藏了多少好東西?下一次他們又會拿出什麼新東西來驚豔眾人?

甚至,民間還有人設了賭局,賭的就是最終誰會獲勝。

隨著兩個人鬥爭越發的激烈,賭注也越來越大。甚至民間還分成了段派和白派,這兩派自然是分別支持鄭宏和白長宏的。每次鄭宏和白長宏兩個人在朝堂上鬥過之後,民間的鄭派和白派就要私底下也鬥上一場,好些次甚至都鬧出人命了!

可想而知,因為這一波波的風浪,鄭宏和白長宏兩個人的名號也被越來越多的人多熟知,他們赫然踩在文成的頭頂上,成為了上至達官顯貴、下到黎民百姓眼中的新星。

至於文成?

在之前幾波的熱度過後,他在朝野中的影響力迅速減退。再加上鄭宏和白長宏兩個人又騰空而起,對陣都對陣得那麼振奮人心,瞬時讓所有人都將注意力放在了他們身上。文成這麼一個空有幾分筆力的新科進士也就隻在禦史台裏還有點分量了。

而且,他在禦史台裏的名聲也並不好。

畢竟他才剛進禦史台,就氣勢洶洶的連寫了好幾道奏折,運筆如刀,將幾個重量級朝臣全都給拉下馬了。他是意氣風發,但如此不加遮掩的銳氣太過鋒利,不止傷到了對手,也間接嚇到了身邊的同僚。

更別說,本來禦史台裏也不止有忠王的人。除了齊王的人手外,還有一些真正心懷正義、以匡扶國家大義為己任的官員。這些人都看文成很不爽。

一開始文成因為屢屢立功,被忠王大加讚賞,他們自然不敢如何。可漸漸的,鄭宏和白長宏兩個人的名聲迅速上揚,蓋過了他的。忠王也一門心思的開始將精力都放在幫助白長宏對付鄭宏身上,文成被冷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