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比思這邊的緊張忙碌,人類那邊到顯的格外悠閑。新任長老正給人類幼崽們講述部落的故事
“長老,我們這個部落是怎麼來的”
“那可說來話長了,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還是猴子,它們無憂無慮的生活著,它們啊,是你們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
直到有一天,神降臨了,它改造了我們的祖先,它們啊,便和現在一樣了。這些啊隻是傳說,真正的故事,現在才剛剛開始
那是300年前,我們的祖先第一次成為了部落,原本我們可以無憂無慮的生活在這個地方,但是我們錯了
當時那個世界不止有我們,還有和我們一樣的人,他們有的性情殘暴,有的生性多疑,我們曾經也想過合作,但都失敗了
當時啊,我們一直保持中立的態度,可謂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惡的巴士克爾族可不怎麼想啊
一天夜裏,他們拿著木棍和石頭偷襲了我們的祖先,那時,我們一隻中立的態度導致我們根本打不過巴士克爾族人
祖先死的死傷的傷。逃離了不知多遠,祖先們再次安定下來
後來,神教會了我們馬其頓方陣用來對抗敵人”
“什麼是馬其頓方陣?”
“那是一種古老的戰術了,聽老人們說
常備兵
數量較多,攜帶馬其頓長矛(長13~14英尺:3.96~4.26m,雙手操作,後期的超過18英尺。長矛末端有配重利於平衡,兼做長矛折斷時之備用武器。),直徑2英尺的圓盾。 方陣中士兵們手中的盾牌在保護自身左側的同時也掩護了相鄰戰友身體的右側,一旦最前排的士兵倒下後,原先位於第二排的士兵將迅速填上他留下的缺口。第一排的士兵一般都是半蹲著,將長矛對準前方,而第二排士兵則是將矛搭在第一排士兵的肩上,這樣可以增強正麵對騎兵的殺傷力。而整個方陣戰術的精髓就在於全部士兵同心協力、齊頭並進,臨陣脫逃者會受到最為嚴厲的懲罰。
輕裝步兵
矛的長度短一些,盾的直徑大一些(可以遮住跪著的士兵的全身),盔甲稍輕一些。機動性更好。
騎兵
年輕貴族組成的重騎兵。手持一根馬其頓長矛。等待作戰時,往往將長矛擱在肩上,矛頭稍向下。衝鋒時,長矛向下方刺出。刺中第一個敵人後,往往讓長矛留在他的身體裏不再拔出,然後,再用刀劍繼續進行戰鬥。等到戰鬥勝利結束後,再去找回那些長矛。
??
馬其頓夥伴騎兵(Heteroi)
輔助兵
裝甲很輕甚至無甲,以標槍,弓箭和投石器為主要兵器。
??
馬其頓標槍輕步兵
軍隊編製
編製先進
馬其頓方陣這種軍事編製跟現代軍隊的編製極其相似。通常64名甲兵組成一個排,128人組成一個連,256人組成一個營,1024人組成一個團,4096人組成一個師(即初級方陣)。初級方陣跟現代的一個師相同,是自成體係的多兵種作戰部隊,它除了重步兵外,還包括(在滿編的情況下)2048名輕裝盾兵,1024名輔助兵和一個1024人的騎兵團,總計8192人。每個聯合方陣由四個初級方陣組成,相當於現代一個小型的軍或野戰軍,約32,000人。這就是亞曆山大典型的遠征部隊的編成情況。
方陣布置
作戰時排成很長的橫隊,縱深16人,士兵與士兵之間有著較大的間隔,馬其頓長矛通常握在離柄端3至6英尺的位置,方陣頭上4至6排士兵的矛頭對準前方,後麵各排士兵握矛的姿勢有的傾斜,有的垂直於地麵,各不相同。每個縱列的排頭三人和末尾一人屬於關鍵位置,因而選用驍勇而技術高強的士兵。作戰時,整個方陣常常以堅固的密集隊形跑步向前推進,就象一把攻城錘猛烈衝擊敵人的隊伍。
馬其頓人的盾直徑不過兩尺,比古希臘重裝甲步兵的要小一尺。盾懸於頸部,這就使步兵們能夠用兩隻手去控製巨大的矛,並且彼此的身體能緊靠在一起。通常在方陣行列中,每個戰士擁有三尺見方的空間來施展武器,標準縱深是8人或16人。古希臘重裝甲步兵的累贅裝備在互相保護上大費心思,但馬其頓人卻是為了進攻的目的而對裝備嚴加選擇:士兵生存的關鍵不是他們的裝備(大小和重量已有相當程度的減輕),也不是他們後方的同伴,而是是否安全地呆在任何敵人也休想突破的巨大矛陣中。馬其頓方陣比它的古希臘‘前輩’更易被攻破但進攻的威力卻遠遠淩厲於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