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原材料,當然是易水發給雞哥的。
保持影響力,是易水一直需要做的。
在每一個視頻中,對所有玩家造成一種潛意識上的潛移默化。
讓所有玩家喜歡上《奇跡》,愛上《奇跡》,真心實意地代入進去,成為其中的一員,這就是易水一直以來,正在做的事情。
一直以來,他並沒有選擇直接將遊戲終將會入侵現實的消息散布出去,哪怕現在的他已然有了一定的影響力,也是如此。
且不提在他散布出這個消息後,會不會出現類似於因為“動搖社會”罪名一類而抓了他的烏龍事件。
事實上,當遊戲入侵現實是一種不可阻擋的未來的前提下時,除了讓玩家們以喜愛的平常心麵對遊戲以外,就沒有了其他更多的好辦法。
而在末世降臨之後,在幸存玩家的推論裏,這似乎是一個無可阻擋的事實。
說要回到遊戲開服之前砸掉官方的服務器,其實隻是那個時候在幸存者之間流傳的一句用來調笑解壓的玩笑話罷了。
至於可能帶來的國家隊……
事實上,在易水重生前的那一次,遊戲中期就已然察覺到了不對勁的時候,並非沒有國家隊入場。
可是在國家隊的高效率整合下,玩家們的進度卻出現了停滯式的變化。
《奇跡》並非傳統遊戲。
當一個組織高效率運轉的時候,勢必會抹殺掉個人的意誌與想象力。
而在《奇跡》之中,這恰恰是最最重要的東西。
散養,刺激熱愛,其實就是易水唯一能夠做到的努力。
很多時候,急躁並不能改變事實。
人在抱團時,要麼錦上添花,要麼落井下石。
當恐慌遍布社會,易水不覺得大家還會積極的麵對遊戲。
所以,盡可能地展示《奇跡》的魅力擴大它的影響力,盡可能地讓大家感受到《奇跡》的魅力,盡可能地讓大家發自真心喜愛上《奇跡》這款遊戲並願意為它鑽研。
這就是易水一直以來,在視頻中所想要做到的事情。
而最好的訴說手段,就是抽出個人的主觀意見,將事實呈現給每一個看到的人。
當然……
雞哥的視頻還是帶了點主觀意見。
從視頻中主角的睜眼開始,到後麵一幕幕的劇情快速推進。
一幕幕的情緒堆疊,讓最後一刻的爆發,展現出了十足的衝擊力。
不知不覺地看完了整個視頻後,童心老媽的眼中有了些許的小星星。
“這是‘團長’?”
麵對老媽的詢問,童心艱難地點了點頭。
“這小家夥……”
麵對一個應該是年輕男人的後生,老阿姨臉皮有點薄,在家裏人麵前不太好說出什麼誇獎的話來。
嘴巴蠕動了半天,終究隻是說道:“還挺不錯的……”
在老阿姨的大半輩子人生中,什麼大風大浪沒有見過。
可是現實裏很難看得見這些既真切,又熱血的場麵。
有些太過於浮誇的作品,反而隻能起到反效果。
但是《奇跡》不太一樣。
她親身體驗過《奇跡》。
她在裏麵呼吸的每一口空氣,似乎都是清新香甜的。
那是新鮮自然的空氣。
那就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