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遷居新宅,乃是大喜。

可同時,也是流言紛紛。

有人說,此番太後遷居新宅,根本就是為了與晉王宇文席暗通款曲。

還有人說,當今聖上,分明是因為得了先帝恩寵,才能鋒利稱帝。可他卻不顧先帝生前謠言,這般對待太後與晉王,根本就是為虎作倀。

一時之間,傳聞斐然。

起初,宇文席倒是也擔心阿滿聽到這些話,許是會生出惱怒,反起了怒意,不知會做出些什麼事情。

他倒也想過,要不要請阿滿收回旨意,與蕭歌商議之下,本已經想要進宮請旨。

可萬萬沒想到,阿滿一早收到了消息,竟然在宇文席尚未進宮之前,便已經下了旨意。

旨意中言明:太後遷居別住,乃是因為擔心朕幼帝登基,若是太後入住後宮,難免引起群臣非議。彼時,朝堂難免恐慌。若是還有人敢對太後遷居別住提意見,直接以令朝堂不安罪論處。

阿滿態度如此強硬,百官也無計可施。

況且,他旨意之中所言,的確也正是百官心中所想。

如今,蕭歌遷居別住,到底也能稍安朝堂民心。

這道旨意一下,果真沒有人再敢議論蕭歌遷居別住之事。

阿滿將蕭歌的新宅子選在京城正中,特意吩咐人做了全麵翻修。

一個月後,正值入冬,蕭歌的宅子也已修好,可以入住。

遷居當日,整個京城,所有的王公貴族都前來道賀。宮中幾位太妃自是也前來恭賀。

眾人之中,卻有一個陌生的身影。

此人穿著一件白色胡服,頭上包著汗巾,一雙眼睛深邃,鼻梁高挺,立在人群之中,盡管不發一言,卻也十分惹人注目。

蕭歌在府門前謝禮,目光也不由自主地落在了那人身上。

她在北境和羌人征戰多年,自是一眼就看得出來,此人的樣貌特征,乃是羌人無疑!

一個羌人,何以會出現在大梁的國都之內?

蕭歌一邊應付著前來道賀的眾人,一邊不動聲色地喚來輕煙。

她微微側身,蔥白的手指點動,指了指那羌人。

輕煙隻瞧了一眼,便立即心領神會,答應一聲,匆匆而去。

眾人才要進府,卻見遠處一隊車馬緩緩而來。

車馬開首,走著一人,手中拿著的立牌上,寫著“親王”兩字。

如今,放眼朝中,除了二皇子之外,別無其他親王。

隻是,沒有想到,二皇子竟然會派人前來道賀。

看到這隊伍,眾人皆是一愣,一時之間,麵麵相覷,倒是有些驚訝。

隻見車隊在宅子之前停下,車上的人探出身子,府門前,眾人紛紛側過身子,讓出一條道路。

有好奇之人,抬眼望去。

車裏的人,竟然是二皇子身邊貼身之人——陳蘇。

此人從前跟過貴妃,後來貴妃和二皇子被送到了邊境,他便也跟著一同離開了京城。

聽說,貴妃在的時候,陳蘇就經常陪在二皇子身邊。

如此看來,這位陳蘇算的上是二皇子的心腹之人。

二皇子肯派他前來道賀,也足以說明,二皇子對蕭歌遷居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