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祭之死(1 / 1)

酆都城郊五十裏最高山脈大斧山的主戰場,鬼火燒了三天三夜,火光印著鮮血紅透半邊天,伴著漫天濃雲不辯日夜、不辯天地。滾滾濃煙隨風卷來,帶著焦灼腥氣的糊味和鬼哭狼嚎的慘叫彌散在酆都城內。整座酆都萬人空巷,男女老少攢動著人頭望著蹡蹡火焰急轉而下,先是目瞪口呆,再是不可思議,最後不由得都鬆了口氣。

自盤古開天,便天地分明,天下割據乃是自然之理。夏商周崇尚祭祀占卜,大祭身份尊貴無匹。後始皇帝重道修丹以求長生,人們便依蘆畫瓢,崇尚修真問道,道教盛極。之後漢武帝引入佛教,充實世間教種多樣,百教齊鳴,而致百姓信仰有別。

當是時,閹人當道,篡位改權,百餘教種帶領教徒揭竿為旗。一戰之後,天下散沙沒有霸主,隻有四大世家勢均力敵。後四家商議,版圖平分,各自管理屬地,互不幹涉。四家與道教淵源頗深,且屬老教流芳,故道教地位牢不可催,深入人心且根深蒂固。

此次討伐的不過是一個西周衰落的祭祀教種,如果打著排除異己,除魔匡正的口號遣幾個門徒草草滅之本無可厚非,可偏偏驚動四大世家家主傾其而出,他們口裏的這“魔頭”可就不能小覷。

直到大斧山再無掙紮之像,焦灼的煙灰覆在崖壁上,除了餘溫,再無半點活氣,四大家才拖著殘體下了山。

剛到山腳,振奮人心的消息就不脛而走,有人震驚之餘欣喜得發了瘋,敲著鑼挨家挨戶奔走相告“魚上皇死了,那個大魔頭真的死了,那個大魔頭終於死了……”

……

數日後酆都城的一座茶樓。

“啪”的一聲驚堂木響起,說書人正襟危坐,捋著半尺白須,儼然一副德高望重之像“話說魚大祭,何許人也?其名魚笑,字上皇,其父乃是西周占卜之後。要說占卜,意指以小窺大,借龜殼、蓍草來占星推斷未來吉凶,非正亦非邪。但,其母乃是西周祭祀之後,堂堂一教之首的大祭,絕對巫術邪人,但凡聽說‘大祭’兩字之人無不膽戰心驚,世人避之不及,為何?”

又是一板驚堂木響起。

“大祭,乃是天下至陰之人,有著遠古獨一無二的血脈,祭壇之火一旦點起,對上便有通天之能,對下便有命鬼之技。神、妖、魔、鬼、怪,但凡與之立契,便可召喚其為己所用。其天資聰慧,不是一般人所及,又有兩腳踏翻六界本領,故至始至終,無人敢與之匹敵。奈何啊,所謂物極必反,至剛易折,如此至陰至邪之人終究邪不勝正,四大家聯手討伐於大斧山,終使其淹沒在曆史洪流。”

說書人一道完,台下便有了談資,三三兩兩磕著瓜子便議論開了。

“你們說,那個魔頭真的死了嗎?我覺得未必,也不想想,作為大祭,有祭祀通靈和號令神魔鬼怪之能,怎麼可能就真死了?”

“呸,沒看見鬼火燒了三天三夜嗎?這女魔頭肯定活不了了”

“女魔頭?自小不是個男兒嗎?”

“嘁,誰說不是呢,想當初四美男何其風靡,六安君宮皓卿,曲迎君魚上皇,玉臨君玉琳琅,梅溪君蘇勿遮,哪一個不是迷倒眾生?哎,本來是個俏兒郎,可第一次大斧山回來,就換了一個女兒身,簡直汙瞎我一雙眼睛。倒男不女,作為男人四處風流,作為女人又霸道凶悍,讓人雌雄不辯你說怕不怕”

“這算啥,最恐怖的還是她嘴角邪魅一笑,隨便抓個什麼往你麵前一扔,指鏈一搖,那些東西便嘩嘩成了她的傀儡,見過的人無不顫寒,人不人鬼不鬼當真舉世無雙”

“即墨清嵐穀,廣陵玄音閣,雍涼石門窟,廬州天都府四大門派傾巢而出,就算她三頭六臂也抵擋不住”

“就是就是,四大門派同道教沾親帶故,眼下世風重道修仙,她這樣衰落的祭祀教種又不願意受降招納,非得獨樹一幟那不是找死嗎?好了,現下被人排斥活活剿死也不無辜”

“不過話說回來,她原先還是即墨清嵐穀的翩翩表公子,也算是道教教徒,放著好好陽關道不走,非得離經叛道,走不入流的歪門邪道。心氣變了,詭異邪魅不說,竟還催動蠱毒煽動瘟疫禍害百姓,如此公然與眾家反目,逼得家主玉琳琅秉公滅私,與其他三家同仇敵愾,這不,才有大斧山討伐”

“這鬼火燒了三天三夜,看來她必死無疑”

“自然必死無疑,隻是可惜她手裏的三樣法寶,羽商指鏈,喋魂盅和莫邪權杖,不知最後會落入誰的手裏”

“誒,我說咱們尋常人可別有那樣的貪念,那些東西邪門得很,撿到也不一定是好事,看看魚上皇的下場就知道”

“你說,這一次她是真死了?不會有什麼差池吧?會不會沒死回來報仇?這樣豈不是又貽害眾生”

“還能有什麼差池,四家拿著東皇鍾鎮壓在大斧山,東皇鍾是個什麼法器,那可是能將三魂七魄擊裂的上古神器,這一次她注定要魂飛魄散了”

“也是,哎,想不到一代梟雄就此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