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霍小山帶著自己的士兵在杜兆龍派人招喚下從西麵的山坡上拐過來的時候他們就看到了戰場。
這片戰場就象是在兩山之間夾了一座橋。
橋兩邊是呈五六十度的山坡,過了溝穀就是高不可攀的大山。
這座“橋”的表麵有點斜度也不是很大,國軍自然在上方,進攻的日軍就在下方。
這戰場離霍小山他們是如此之近,近到他們都能看到那穿著土黃色軍裝的日軍官兵正頂著國軍的火力硬往上衝。
可是,霍小山他們這個連卻無法開槍。
非但他們沒法開槍,在他們後麵的杜兆龍營也無法開槍。
隻因為他們的前麵還有一個營的國軍部隊等在那裏無法開槍呢。
而過了這支無法開槍的國軍部隊才是正在阻擊日軍的一線國軍。
曹家嶺的山勢太複雜了!
幾十名日軍七繞八繞拐過山體出現在國軍麵前的時候,距離一線國軍竟然隻有五十多米了!
說日軍繞過山體就出現了那麼國軍不可以把日軍拐彎處用火力封鎖住嗎?
對不起,這也是不可以的!
因為那拐變處的同樣有著岩石,日軍可以依托射擊,想把日軍擋在山體的那一頭根本就不現實。
而這座兩山之間這片戰場又是如此的狹窄,頂天也隻能讓一百人的兵力勉強展開。
如果敢上一百零一人的話,那麼這排名第一百零一的人要麼隻能跟在後麵,要麼就會被同伴擠下旁邊的山坡!
雙方的炮擊都已經停止了。
國軍是因為無炮可用。
日軍卻是因為他們的迫擊炮沒有可供發射的角度,迫擊炮離大山太近就會把炮彈打到山體上而離得太遠又無處安放。
這裏的地勢就是這麼複雜!
雙方各自數千的兵力由於複雜的山勢就這樣擠在了一起隻為了爭搶去往石牌要塞的這條通道。
兵力無法展開而又導致了北岸日軍的重炮沒有了用武之地。
如果日軍敢在北岸開炮,估計一炮能炸死十個人,隻怕其中有六人七人是國軍的而剩下的三人四人必定就是日軍的。
這種自殘的打法日軍也絕不敢用。
這種情況下敢開槍幫助下麵國軍的怕隻有霍小山了。
平地射擊是不可以的,打幾槍還湊合,打多了注定會誤傷己方之人,因為戰場狹窄。
很可能你瞄準的是日軍,而你扣動扳機的時候有國軍士兵就闖入了你的準星之內。
霍小山助戰的唯一辦法是他爬到那大山的絕壁上麵去,居高臨下的向日軍射擊。
可霍小山也不會那麼做,如果他敢那樣做的話注定他也是死路一條。
因為山峰壁立,他可以找到射擊位但是在被日軍發現後注定無處可逃!
所有的可能都被大山限製得死死的,於是注定了雙方在這裏不斷的用添油戰術以命相搏。
眼下這種局麵是胡子奇不願意看到的,日軍不能用迫擊炮可在國軍這一方在地勢上卻是允許的,這裏本是他打算炮擊日軍的地方,但可惜他已經沒有迫擊炮了。
而胡子奇並不知道,此時這裏也快是日軍的最後一搏了,隻因為這場從月初開始到現在已是月末了的會戰已是快把日軍所攜帶的彈藥打光了。
鄂西的山勢讓日軍無法再獲得後方彈藥的補給,而空投亦不可能。
或許日軍飛機空投來的彈藥距離下麵的日軍隻有三五十米。
可是這裏是地勢絕非一般險要的山區,三五十米處可能就是深達幾百米的懸崖峭壁,那空投的物資掉到深穀之中的可能性卻是更大了一些啊!
所以日軍打算利用手中的彈藥再孤注一擲的向石牌發起最後的衝擊,能拿下來固然好,拿不下來他們也隻有撤退了。
因為此時外圍的中國援軍已經向這裏開進了,他們打算圍攻日軍了。
正因為如此,日軍在今天才動用了飛機與江北的大炮進行了兩次轟炸。
日軍指揮官並不知道,恰恰是因為他用了兩次轟炸破壞了胡子奇的計劃。
如果隻是一次的話,那麼他屯積在這裏的數千名日軍就會受到11師迫擊炮營的沉重打擊那麼這場戰事也就告一段落了。
霍小山是知道這裏的地勢的,因為他就是率部從這裏撤到離這裏也就不到百米的東麵的那個山坳之中休整的。
此時的他麵無表情的看了看前麵戰場上的形勢,又左右審視了下自己的士兵們。
他所要看的並不是自己士兵的士氣。
戰鬥進行到此,新兵已經變成了老兵,沒有人再怕死。
他看的是自己手下的裝備情況。
他昨天在經過這裏的時候,就有一種預感,這裏極有可能打成白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