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小山一撲入日軍的隊列當中,日軍的隊列當時可就亂了。
無論在國軍還是在日軍看來,這一個人衝入上百人的隊列之中別看你已經拽出了背著的那把刀來那也是羊入狼群哪。
都不用那成排的刺刀往人身上招呼,就是同時三把四把刺刀同時紮向你,除非你有三頭六臂否則你是絕對躲不開的!
可是你又焉知霍小山不是這樣想的呢?
所以,他卻是壓根不給日軍這個合擊他的機會!
他才不會傻等在那裏讓日軍合夥來刺他呢!
他在鑽入敵陣的刹那手持雁翎刀就往最近的一名日軍身上貼去。
有先前的那名日軍作為遮擋,霍小山已是闖入了這名日軍士兵持槍的內圈。
所謂內圈那是中國武術中使長槍的術語。
三八大蓋槍長1.70米,使用者想用他刺人,那麼總是要和對手拉開到一定距離的吧。
這個距離當然用不上一米七,因為使用者身後還有一截槍托呢。
但怎麼也得有一米五吧,如果對手由於身手敏捷搶入到你持槍範圍內的一米五之內,那以刺為主的三八大蓋上的刺刀還能刺到對方的身上嗎?
肯定不能!
你或者往後退或者隻能將槍當棒用往對手身上掃。
三八大蓋不裝刺刀的情況下長不到一米三,如果對手就在這一米五到一米三中間的範圍內,你刺不到或者還可以刺刀的刃口橫掃對手。
可是如果對手又闖進了一米三的範圍之內呢?
三八大蓋由於槍體過長就根本發揮不出來作用了!
於三八大蓋來講,這一米三就是它這支長槍的內圈。
霍小山闖入三八大蓋的內圈後他無論是使用雁翎刀還是舉手把投足已是皆可傷敵了。
所以第一名日軍隻是感覺自己一槍刺空,霍小山手中的雁翎刀已是切在了他的麵門之上。
那麵日軍日軍慘叫一聲仰麵就倒之際,霍小山後麵一名日軍士兵看出便宜,這毫不留力的就把手中的步槍衝霍小山刺了過來。
可霍小山卻如同後腦勺長了眼睛一般一轉身那槍便貼著他的腹部刺了過去。
霍小山伸左手攥住步槍往自己這麵一拽,那名日軍就覺得一股大力透著槍就傳了過來,他不由自主的竟然被霍小山往前拽出了一步。
那名日軍正要用力回奪,可這個時候霍小山右手的雁翎刀卻是已經迎麵劈到了!
那名日軍士兵反應倒也算快百忙之中一偏頭,雁翎刀那鋒利的刀刃恰恰是劈掉了他的左耳。
可是那雁翎刀得有多銳利,別說是日本人的耳朵就是大象的耳朵也擋不住霍小山這一刀啊。
於是,那刀劃落這名日軍耳朵就象從空氣中那樣毫無滯礙的滑過,直接又落在那名日軍士兵的左肩上。
霍小山的雁翎刀不是大片刀並不是以重量見長而是以鋒利見長的,絕沒有那大刀片斬斷骨頭時所發出的“哢嚓”聲。
但於他的對手來講結局卻都是一樣的,那名日軍士兵的左臂頓時已是離體而落!
霍小山又往前一撞便將那慘叫日軍士兵象撞捆輕飄飄的稻草一般撞飛了出去。
這時第三名日軍一見霍小山如此神勇卻已是不敢獨拚拖槍就向後退去。
可是霍小山哪會容忍他與自己拉開距離,身如鬼魅般的就躥了上去。
看自己同伴與霍小山為敵是兩回事,輪到自己和霍小山對敵則是另外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