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長寬不過二百來米的湖,湖中的一個沙丘,縱是上麵草木蔥隆那沙丘又能有多大呢?
可霍小山帶著自己的十個人就藏在了這裏。
這就體現出了人少的好處,雖然遠處就是日軍進攻長沙的主道,但日軍根本就不會注意到就這樣一個水中的沙丘上會藏著中國軍隊的偵察人員。
當然,也可以說,當一場大的戰役開始後,對戰雙方更注重是戰略要點的爭奪,對於對方躲起來的零星戰鬥人員有時也是無暇搜索的。
霍小山他們在過汩羅江三個多小時後,就遇到了從新牆河一線退回來的一些國軍官兵,他們說日軍已經打過新牆河正在向汩羅江開進呢。
然後,他們便聽到了從新牆河方向傳來的隆隆的炮聲。
再往前行時,周圍地形已是一片開闊了,霍小山便相中了這個湖中的沙丘,他們也隻能藏在這裏了,不能再往前走了。
就自己這幾個半人如果和大隊日軍撞到了一起,對方隻要一頓亂槍,那麼他們的下場絕對可想而知。
“霍雲不是說日軍的兵力很多嗎?為什麼還要出來偵察一下?”趴在草木之中的沈衝不解的問。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我總覺得日軍這回或許會改變進攻長沙的戰術。”霍小山解釋道。
“哦。”沈衝點了點頭。
霍小山有擔心是很正常的,他自己就知道“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的道理。
截止到目前,日軍打長沙已經打了三次了,而老虎仔將軍的戰術可是一直沒有變。
雖然說前兩次會戰中老虎仔將軍的戰術運用的還有些不成熟,但是在第三次長沙會戰的時候他終於是把天爐戰法運用到了極致,從而取得了第三次長沙會戰的勝利。
這種戰法,就是利用地形對進攻的日軍進行節節層層阻擊,待到日軍攻到長沙城下時已是筋疲力盡了。
於是已是強弩之末的日軍在到達這個天爐的爐底時,四周的國軍蜂擁而至,給日軍燒了一把更大的火,從而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這個戰法在霍小山看來就是一個積極防禦的戰法,自然比中國軍隊在其他戰役之中死守陣地硬扛日軍的優勢火力要高明的多。
但是,問題是,日軍已經吃了三次虧了,這次還會吃這樣的虧嗎?
有一句話叫作一個人如果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那麼他就是笨蛋。
日軍在長沙會戰之中已經在同一個戰法下摔倒三次了,那麼還會第四次摔倒嗎?
你可以說日軍凶暴殘虐,但如果你說日軍是笨蛋那就是瞪著眼睛說瞎話!
從霍小山所經曆的大戰中來看,日軍在戰術意識的運用上是遠遠強於國軍的。
那麼,日軍這次會不會采取新的戰法呢,霍小山特別想知道。
直屬團能夠多次深入敵後最後又能活下來,靠的是什麼?靠的不隻是上陣殺敵的決心,靠的更是獨立思考的意識與能力。
這種能力在戰場上叫作求生存的本能,上升到戰略高度就是絕不呆板,敵變則我變,一定要有大局關。
“來了!”沈衝輕聲說道。
果然隨著沈衝的聲音,他們便在望遠鏡中看到北麵六七百米處出現了日軍的身影。
這隊日軍有一個中隊左右,應當是日軍的先頭部隊,此時正在那已經被中國軍民破壞得泥濘不堪的道路上前行。
由於湖南北部湖汊縱橫又經過中國軍民的刻意的破壞,單人行軍還可以,但想要攜帶重武器前行那困難可就不是一般的多了。
而這也是不利於日軍攻打長沙的原因之一。
日軍進攻部隊所攜帶的彈藥糧食終歸是有限的,同時由於道路難行日軍的軍需物資短時期內就運不上來,而那些大口徑的火炮比如150mm的重型火炮更是根本就進不了湖南戰場。
這樣日軍的優勢等到了長沙城下之時就已經被中國軍隊抵消殆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