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0三章 向救命恩人敬禮(1 / 2)

天漸漸的亮了,遠處還有隱約的槍聲,但是在馬頸骨也就是兩邊山高難攀的這一段的隘路上在天亮之前的槍聲就已經很少了。

隻因為在那漸亮的天光之中,唯見隘道之上日軍屍體疊壓枕藉,已經沒有日軍再試圖從這絕地之中衝出了。

不用問,絕大部分的日軍已經被消滅了。

當然,這其中會有一些日軍傷員或者日軍之中的一些頭腦靈泛者在屍堆之中藏了起來,但這已經無關大局了。

倒是在即將天亮的時候,國軍就沒有在往這裏打照明彈。

這時有中國士兵在那山崖下往下扔石頭時聽到了有日軍的聲音,於是在那日軍被石頭砸中叫響的刹那,便有無數子彈的流光向那裏集火而去。

這槍聲來得激烈而又短促,畢竟就是有殘餘日軍那人數也絕不會多的。

然後,自打這以後一直到天亮,就再無槍聲了。

便有中國士兵打賭說一定能找到最後那名被打死的日軍,因為他身上的槍眼肯定是最多的,因為就在先前那短促而激烈射擊的刹那,至少得有百十來多發子彈飛了過去。

天已經亮了,那麼現在就是補槍與打掃戰場的事情了,至於遠處的槍聲根本就不需要他們操心了。

中國軍隊取勝那是早晚的事情,事實證明,別說什麼日軍作戰意誌頑強戰術過硬,就是在抗戰早期如果中國軍隊不是在重火力上遠遜於日軍,那麼抗戰也絕對打得不會這麼艱苦。

“下去搜索了!”有國軍軍官招呼道。

於是便有國軍士兵或者結綁腿為繩或者找到了昨天攀上來的地方便要從那山崖上下去。

至於說繞道從人可以爬下陡壁的遠端進入到隘道之中,那太遠了,沒人會去走那幾裏地的。

而此時下去最早的那自然是鄭由儉所帶領的部分直屬團人員。

他們有地利之優,他們可是一直守在那瀑布旁邊呢,那裏有好幾根昨夜的救命繩子。

天色已亮,而這時鄭由小石頭他們已經可以看清對麵昨夜同樣埋伏在山崖之上的正是霍小山帶的人。

此時他們那個營並沒有下來,卻是依舊端著槍保持著射擊姿勢觀察著下方。

這是霍小山所下達的命令,所有人都下去搜索殘敵打掃戰場可是不行,萬一出現點別的什麼情況呢。

霍小山帶著那個營自然也是奔著這個戰鬥最激烈打得最熱鬧的地方來的。

但是霍小山可沒有直屬團精銳的那麼到了戰場後一頭往就最深處紮的衝動,他早就預見了隘道下麵將是一場混戰,卻是很早的就把自己那部分人從很遠的地方帶上了山崖。

然後在昨天天黑之前他就將自己的士兵很均勻的分攤在了他那側長達幾裏的崖頂之上。

對麵怎麼說也是好幾百人呢,戰線拉得又長,所以鄭由儉這側的人暫時還沒有看到霍小山。

而此時的鄭由儉也沒心思管霍小山在哪,他現在要打掃戰場!

鄭由儉前麵有十來名直屬團的士兵端著槍搜索著殲敵。

他們端的都是中正式步槍,隻是他們也隻是搜索了百米左右時所有人手中的中正式就已經不見了,卻是全都換成了湯姆遜衝鋒槍!

昨夜這場混戰,就算在這段狹隘的山道中中國軍與日軍打出了一比四或者一比五的戰績來,但是架不住參戰人數基數大啊,所以國軍士兵陣亡的也不少。

鄭由儉下來幹什麼來了,他奔的就是陣亡國軍士兵的湯姆遜和布倫輕機槍來的!

現在直屬團又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野孩子了,那還不興自己找口奶吃?!

所以鄭由儉帶的人已經是越走越慢了,漸漸的後來的其他部隊的官兵已經超過他們了。

為什麼走得越來越慢了,因為他帶的人背的槍越來越多了,他在崖頂的時候,一左一右直屬團的士兵也就五十來人。

而隨著他們的前進,他們所拾到的湯姆遜衝鋒槍已經越來越多了,甚至最多的人已經抱上四五支湯姆遜衝鋒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