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噩夢前的平靜(2 / 2)

“葉梓,快點跟侯老師告個別吧!”馮主任示意葉梓。

那時候太小,對於離別的體會還不是那麼深刻,不過一想到要離開敬愛的班主任,離開一起玩耍的小夥伴們,葉梓心中頓時湧上一股酸澀。

她看了看侯老師,低頭說“老師再見。”

侯老師大概看懂了她的無奈和傷心,微笑著對她說:“好孩子,到了那邊要好好學習,換個新環境,更要加把勁,也是給咱們學校爭爭光。等有空的時候,常回來看看大家。”

侯老師大概是葉梓見過最好的老師了,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他成為了葉梓的班主任,教數學和語文。他平時非常喜歡笑,笑起來會有兩個淺淺的酒窩,又寫得一手好毛筆字,尤其是唱歌還很好聽,因此深受同學們的喜愛。

班級自習課做作業時他總會在過道溜達,順便檢查一下大家的作業。有時他經過葉梓身旁,看到她在認真地寫作業,還會輕輕拍拍她的頭,這讓葉梓覺得很溫暖,她把這理解為是侯老師對她的一種鼓勵。

記得有一次班會課,侯老師給大家唱了一首歌,歌名叫《童年》。

池塘邊的榕樹上

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

操場邊的秋千上

隻有蝴蝶停在上麵

黑板上老師地粉筆

還在拚命唧唧喳喳寫個不停

等待著下課

等待著放學

等待遊戲的童年

......

葉梓第一次知道原來世界上還有這麼好聽的歌,比音樂課上學的《小白船》、《小紅帽》、《采蘑菇的小姑娘》好聽了不知道多少。

葉梓的語文成績一直不太好,因為作文很差。那次老師布置了一篇記敘文,題目叫做《最敬愛的人》。葉梓思來想去,最敬愛的人是誰呢?幹脆寫侯老師好了。

那篇作文大概是這樣的:“我的老師是我最敬愛的人,他很慈祥,對我們很好。記得有一次,冬天的時候,天氣很冷,我出去上廁所,因為廁所離教室很遠,要走很長的路,我忘記戴手套了,回來的時候手凍僵了,疼得我直哭。侯老師看見我哭了,問我怎麼了,我說手凍了,很疼,老師趕忙給我搓手,然後又拿起他的頭巾,把我的手包上(本想用裹上,無奈裹字不會寫),讓我坐在他的位子上,把手放在暖氣上烤,過了一會兒,我的手不那麼疼了,我的心裏也暖洋洋的。”

侯老師在批改這篇作文的時候被葉梓逗笑了,他說:“‘慈祥’這個詞一般用來形容老人,而且我這個不是頭巾,是圍巾。”

葉梓心想,圍巾?難道跟奶奶的頭巾不是一樣的?圍巾和頭巾的區別對於當時的她來說,真的有點難以區分,那時的她傻傻的以為大人帶的都是頭巾,小孩帶的都是圍脖,不論男女。

那天,葉梓沒有去教室和同學們告別,因為當時靦腆的她不知道要和大家說些什麼。後來想想,那天她真應該和大家認真地告個別,那時的他們沒有手機、沒有QQ、沒有網絡,有些同學這輩子至今都沒有再聯係上,也沒有再見過,也漸漸忘記了彼此的名字。

轉學前,簡單快樂的生活是葉梓人生中最開心的日子,可惜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告別的過程,告別熟悉的環境,告別成長的導師,告別要好的夥伴。兒時的他們沒有能力改變大人的決定,隻能默默接受。

晚飯後,爸爸告訴她複習一下學過的知識,明天到了新學校要考試。就這樣,在難過和忐忑中,葉梓墜入了夢鄉,在夢中揮手別離,踏上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