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荒一統之前,真武城目前所占據的這片區域,一共屹立了二十七座城池。後來洛紫衣登基稱帝,便下令拆除了這二十七城的城牆,然後擴建合而為一,命名真武。
所以真武城的規模空前龐大,甚至不壓於京都皇城。
雖然經過了這麼多年的拆舊建新,真武城以前二十七城的格局已經不複存在了。但其城內布局卻仍舊空前複雜。就算那些一輩子居住在這裏的老人,都未必能夠認清城內的每一條街道。
真武城目前大致分為內、中、外三城。
真武內城是城中之城,居住的都是一些達官顯貴、富商巨賈。五級及以上家族,才有資格搬入其中。其平時戒備極為嚴格,出城、進城都需要出示專門的腰牌印信,否則嚴禁入內。
其實,真武內城隻能算得上是一個高檔的住宅區,真武中城才是整個真武城的精華所在。
城主衙門、戰神殿、拍賣行、黑市、煉藥師公會、煉器師公會、各大鏢局、酒店、客棧等等一係列所有你能想到的店麵、組織,全都坐落在中城區域。
至於真武外城,則是流民在真武城外擴建出來的一個大型棚戶區。平時居住這裏的都是一些窮人,和那些交不起城內高額度商業稅的小商、小販。
按照城鎮規劃來說,外城已經不屬於真武城的範圍之內。所以城防軍向來不插手外城的管理,都是一些居民自發組織的幫會,在履行著抵禦土匪的責任。
當然,在通常情況下土匪也不會大規模的侵襲外城區。
一,是因為外城區坐落在真武城下,一旦鬧出的動靜太大,勢必會將城防軍、剿匪軍全都引來。
二,則是因為土匪大多是通緝要犯,想要進入真武城很不方便。所以他們買贓賣贓,補充寄養,都需要依靠外城區的集市。甚至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真武外城的繁榮與否,很大程度取決於周遭土匪的數量。
真武外城魚龍混雜,不僅有小偷小摸的慣犯,更有殺人不眨眼的土匪。所以在一般的情況下,內城、中城的人,都不會涉足此區域。
但在此時此刻,卻有一個身著華服的中年男子,行走在熙熙攘攘的外城街道之上。而且街麵上的小偷、盜賊,在見到他後全都避之不及,唯恐惹禍上身。
這人名叫趙中原,是真武郡剿匪軍指揮使,也算是權傾一方大人物。最近這十幾年來,其幾乎每隔個三五天,就會來外城區一次,向他的授業恩師彙報整個郡的剿匪情況。
起初,趙中原涉足外城區的時候,這一路上也會遭到不少小毛賊的侵擾。誰讓他穿的這身華服,便是招賊的幌子。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個小賊慘栽在他的手裏,漸漸的其也成為了整個到盜賊的禁忌。
如今,也就隻有那些從外地來的愣頭青,才會不知深淺的去招惹趙中原。結果,自然都相當淒慘。尤其是在趙中原受到批評,心情不好的情況下。
“師父,徒兒來了。”
趙中原恭恭敬敬的站在一家名叫“悶倒驢”的小酒館麵前,等待著裏麵人的召喚。結果裏麵率先傳來的,依舊是老板娘十幾年如一日的叫罵聲。
“老東西,有什麼話滾出去說。老娘這酒館可不是給你辦公的地方!”
“別……生氣嘛,在晚輩麵前給我點麵子。”
“滾!”
老板娘歇斯底的咆哮聲,震得半條街都跟著顫抖。趙中原站在外麵,更是本能的倒吸一口涼氣,不禁為自己的授業恩師,捏了一把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