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 變故(1 / 2)

穀老是很講究的一個人。

最近這兩天,他每天吃過午飯就會帶著雙胞胎轉到茶館來。

到了下午五點,穀老就會拒絕陳曦的晚飯邀請,然後帶著依依不舍的雙胞胎回家吃飯。

每天一杯素茶也就二十塊,陳曦不收他卻還非得要給,總說一碼歸一碼。

這一日,當穀老帶著雙胞胎再次來到茶館的時候,他卻突然發現茶館裏多出了一個兒童樂園。

原來,夫妻倆見三個小家夥大部分時間都會趴在地上,所以商量一番後,幹脆把吧台左側靠牆角的一排卡座給拆了。

空出來的地方約莫有七八個平方。

陳曦先用塑料柵欄把這塊給圈了起來,然後還鋪上了五顏六色的兒童爬墊。

雙胞胎這兩天經常會給小家夥帶些小玩具過來,讓小家夥開了眼界的同時,卻也讓她生出了想要爸爸媽媽給她買玩具的念頭。

陳曦這時才忽然意識到,自己回來這麼久,居然還沒給念念買過什麼玩具。

於是,他便跟秦若盈商量著在京東大肆采購了一番。

上京三環以內,京東配送次日一早即可達到。

陳曦為小家夥買了一套芭比娃娃,還給她買了兩三套配件,夢幻衣櫥、別墅城堡度假屋,那是應有盡有。

說不定念念有音樂天賦呢?

兒童電子琴得來一套。

說不定念念還有繪畫天賦呢?

兒童畫筆、蠟筆、水彩筆,繪畫工具包得來一套。

念念缺少陪伴,所以兒童智能機器人玩具也得來一個。

還有樂高積木得來一套,益智玩具,好東西……

夫妻倆也是買上癮了,你選一樣,我選一樣。

等到秦若盈回過神來的時候,購物車的結算價格已經達到八千多了。

這可要不得。

給孩子買多少玩具,那可是一件挺講究的事。

經過弗吉尼亞大學的學者們研究發現,他們認為給孩子買玩具的數量最好是五個。

如果玩具少於五個,孩子們可能會自卑。

但如果超過五個,不僅玩具玩得不充分,還會限製孩子的創造力。

而事實也證明了,家裏的玩具越多,孩子們玩耍玩具的頻率也越低。

過多的玩具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從而容易讓孩子養成‘三分鍾熱度’的不良習慣。

與之相反,如果玩具數量少,孩子玩膩了厭倦了,同時又得不到新的玩具,無聊的孩子就會創造出新玩法。

這是人類的本性,如同原始人在吃飯睡覺後無聊中創造出歌舞一樣。

因此,喜歡倒騰鑽研的孩子,智力往往會比較高,同時也正因為玩具少的緣故,也使得他們會更加專注。

當然,如果一個玩具也不給孩子買,那同樣也是錯誤的做法。

別的孩子都有玩具,就他沒有。

孩子在羨慕別人的同時,也會因此而產生自卑心理,也將嚴重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五個玩具的數量並不是一個絕對的標準,畢竟每個孩子都有所不同,所以真正有效的標準還是需要家長自己去觀察琢磨。

經過秦若盈這一番提醒,陳曦也隻得遺憾的把購物車篩選了一遍,最後隻剩下了芭比娃娃、樂高積木和電子琴。

雙胞胎來到茶館的時候,小家夥正趴在兒童樂園裏堆著樂高積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