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道是江左諸國和西域、西方諸國進行貿易的主要通道之一,它經荊楚、巴蜀進入西海(青海湖),然後由鄯善、且末、於闐等西域王國進入西域南道。當吐穀渾人攻占了西域東南部的鄯善、且末兩國後,精明的粟特人聞風而至,河南道隨即得以發展。
在北魏分裂,黃河南北兩岸戰亂紛起之際,河西走廊這條商道因為物資流量少、缺乏安全等原因,逐漸讓位於河南道,但即使是這樣,玉門關到樓蘭這段中轉幹線也是控製在吐穀渾手上。因此,突厥人為了自身發展,迫切需要擊敗吐穀渾,把河南道和樓蘭道全部控製在手,從而在源頭上保障西域三條商道的利益。
於是,十五年前(公元556年),突厥人聯合大周人,向吐穀渾發動了進攻,但由於大周人的蓄意阻撓,再加上西麵厭噠人的威脅,後方柔然、鐵勒、契骨等部落的叛亂,突厥人不得不撤出了吐穀渾,不過,突厥人達到了目的,吐穀渾做為突厥汗國的藩屬國,不但要年年進貢,還要把河南道和樓蘭道的大部分市稅上繳突厥人。突厥人控製了這兩條商道,戰爭物資也就有了保障。另外,他們從吐穀渾擄掠了大量的財寶和物資,這讓他們迅速恢複了元氣,可以在最短時間內遠征厭噠國。
接下來,突厥人就要為控製西域三條商道而戰了。
=
厭噠人實力強大,占據了蔥嶺東西大片疆域,而且他們和柔然人有非常親密的姻親關係。阿那瓌(gui)的堂兄婆羅門當時為了擊敗示發,把自己三個姐妹都嫁給了厭噠王,以求後方穩定,誰知厭噠人擔心柔然內戰結束後,自己在西域利益受損,乘著婆羅門在北麵打仗的時候,幫助高車王子伊匐複國。婆羅門前後受敵,大敗而逃。幾十年過去了,柔然人滅國了,突厥人強大了,厭噠人為了阻止突厥人攻占西域,他們拿出這層姻親關係,主動幫助柔然人複國。
厭噠人以為自己找到了摯肘突厥人的辦法,誰知室點密更厲害,它派出粟特人和厭噠人的世仇波斯人(薩珊王朝)取得了聯係,並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波斯王庫思老一世,雙方結盟,東西夾擊。
西征之戰,關係到突厥汗國的存亡,不但要打,還一定要打贏,但勞師遠征,對手又非常強大,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戰爭物資的儲備和供應成了頭等大事,這也是突厥人迫不及待攻打吐穀渾,取得河南道控製權的重要原因。
西征之戰前後打了七年,打贏了,不但取得了西域三條商道的控製權,還取得了蔥嶺以西直達波斯、羅馬等國的商道控製權。
然而,突厥汗國更大的危機來臨了。
=
阿史那室點密贏得了輝煌的勝利,功名、財富、實力都成為他的囊中之物,突厥汗國麵臨分裂,但偉大的阿史那室點密無意成為突厥汗國的大可汗,他需要更強大的突厥汗國,他要繼續西征,那遙遠的西方大地對他有著無窮無盡的吸引力。
分裂並不是突厥人最大的危機,最大的危機來自於長城南方。
突厥人的強大讓長城南方的王國感到恐懼和害怕,突厥人對戰爭物資的巨大需求以及他們控製商道後不遺餘力地促進商貿發展,更讓他們的國力開始衰退。
齊、周兩國國力衰退的原因當然很多了,但目前最顯而易見的就是東、西方貿易的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