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人本來沒有崛起的機會,大漠各族麵對來自長城南方的強大威脅,隻有聯手抗敵才能生存,但大魏國分裂了。三十多年前,強大的大魏國突然一分為二,大漠各族突然間失去了最可怕的威脅,於是狼煙四起,諸雄爭霸,傷痕累累的柔然汗國轟然倒塌。
長城南北同時陷入了長達幾十年的戰亂,各國合縱連橫,年年征伐。
大魏國分裂後,東為高歡,西為宇文泰,但宇文泰勢弱。大漠四分五裂後,東為柔然的阿那瓌(gui),西為突厥的阿史那土門,而突厥勢弱。於是宇文泰和突厥結盟,宇文泰幫助突厥橫掃大漠,而突厥則幫助宇文泰對抗高歡。
幾十年過去了,宇文泰、高歡、阿史那土門都死了,但阿史那家的突厥汗國統一了大漠,而宇文家的大周和高家的大齊不過分庭抗禮而已。
這時,新的形勢出現了。
由於突厥人率先統一了大漠,他們實力強橫,而長城南方的周、齊兩國卻依舊陷在長年累月的戰火之中,實力不增反降,突厥人因此具備了南下長城的實力,野心勃勃的大可汗燕都隨即準備南下征伐。
燕都急於南征的原因就是擔心長城以南的周、齊兩國合二為一。周、齊兩國如果統一,大漠的災難也就來臨了。曆史上,無論是強大的匈奴,還是彪悍的柔然,最後都敗給了來自長城南方的強大軍隊。這個教訓對突厥人來說,記憶猶新,他們不想重蹈覆轍。
此刻,阿史那燕都要南征中原,而阿史那室點密要西征波斯,兩個人都要開疆拓土,雖然目的不一樣。
長城南方的富裕不言而喻,誰都知道,誰都想去zhan有,但如果連自己的生存都有問題,那就是癡心妄想,所以,對於東部突厥人來說,當務之急是把握時機,迅速南下長城,飲馬黃河,先把長城南方占據了,把威脅自己生存的危機徹底鏟除了。大可汗燕都如果能取得這樣的蓋世功績,讓東部突厥在實力上完全超過室點密的西部突厥,他自然可以確保大可汗之位一直由東部突厥人繼承,讓東部突厥人一直掌控突厥汗國。
西部突厥的疆域已經到了阿姆河,和波斯接壤,並且一直向西延伸到西海(今裏海),已經很大了,對於室點密來說,西部突厥距離長城很遠,他並不擔心來自長城南部的威脅,他所需要的是讓自己的西部突厥能夠承襲大可汗之位,掌控突厥汗國,為此他急需取得更大的利益(就是獲得途經波斯的、從中國邊境直達羅馬邊境的絲綢貿易的自由權),以增強實力,但波斯王庫思老一世拒絕了他,這讓他非常憤怒,所以迫不及待的和具有共同利益要求的羅馬結盟,準備攻打波斯,確保自己的利益。
然而,無論是室點密的西征,還是燕都的南征,如果雙方不能在大可汗王位的承繼問題上達成妥協,征伐則很難進行,而且還會因為征伐問題把東西突厥的矛盾徹底激化,從而導致分裂,因此雙方必須盡快想個都能接受的妥協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