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便是甘露殿,我大魏的君主,此刻正在殿內恭候三位,請!”
在甘露殿外,褚亨側身對韓王然的嫡妻周氏,以及韓佶、韓斐兄弟二人說道。
“母、母後……”
年紀隻有七八歲的韓斐惶恐不安地縮在母親周氏身邊,顯然很是畏懼褚亨這位身高九尺有餘的壯漢,但他的兄長韓佶,這位曾以十二三歲的年紀當過韓國君主的兄長,此時卻神色惶恐地看向甘露殿內。
終究是年長幾歲,韓佶比弟弟韓斐清楚地多:相比較這位褚亨將軍,此刻正在殿內等候他們母子三人的魏國君主趙潤,那才是最應當畏懼的那位。
“莫要擔心,佶兒、斐兒,有為娘在……”
周氏安撫著兩個兒子,可事實上就連她亦惶恐不安。
雖說丈夫韓然在世時,時常聽他感慨其與魏王趙潤生不逢時,注定無法成為真正的知己,但周氏並未見過魏王趙潤本人,不知其性格喜好,因此心中當然沒底。
跟在那位大漢褚亨身後,周氏拉著兩個兒子的手,母子三人頗有些戰戰兢兢的走入了殿內,走向魏王趙潤的書房。
在來到魏王趙潤的書房後,周氏母子遠遠就看到有一位身穿絳紫錦袍的男子正負背雙手站在窗戶旁。
周氏母子心下暗自猜測道。
此時,就見褚亨抱拳說道:“陛下,卑職已將周氏母子三人請來。”
聽聞此言,仍在惋惜著韓將李睦的魏王趙潤轉過頭來看了一眼周氏母子三人。
見此,周氏心中一驚,連忙俯首說道:“亡夫之婦,見過魏王陛下。”
同時,她的右手輕輕一拍長子韓佶,後者這才想起母親近幾日的囑咐,連忙拱手行禮道:“韓佶,拜見魏王陛下。”
“嗬嗬。”
趙潤當然看得出周氏母子三人此刻心中惶恐,擺擺手寬慰道:“張啟功擅做主張,將你等強行帶來我大梁,讓你母子三人經曆舟車勞頓之苦,朕已訓斥過他了。”說罷,他示意周氏母子三人在一旁的席位中就坐。
“多謝魏王陛下。”
周氏與長子韓佶分別行禮。
不得不說,他們感覺很意外:他們原以為,魏王趙潤是一個非常霸道的君主,可沒想到,卻這般和藹可親,並無什麼架子。
此時,趙潤亦坐在另外一側的席中,吩咐宮內的禁衛軍士卒奉上了茶水、果幹、糕點,讓這母子三人暫且填填肚子。
周氏與長子韓佶不敢拂了這位魏國君主的好意,雖然因為心事重重沒有食欲,但還是勉強吃了一塊糕點,倒是年幼懵懂的韓斐,在見到了那些美味的糕點與果幹後,一時似乎忘卻了對趙潤、褚亨這兩個陌生人的恐懼,兩隻小手抓起一把果幹,吃得不亦說乎,看得周氏頻頻皺眉,卻又不敢在這會兒斥責幼子。
對此,趙潤倒是並不在意,畢竟他對他的兒女們一向都是放養的,唯獨太子趙衛稍稍嚴格一些。
在麵帶微笑地端詳了韓佶、韓斐兩兄弟後,趙潤將目光轉向周氏,問道:“賢家接下來可有何打算?”
周氏一驚,連忙俯首懇求道:“一切皆憑魏王陛下做主,賤婦隻求我兒能保全性命。”
聽到母親的話,長子韓佶有些緊張地看著趙潤,聰慧的他立刻就猜到,母親口中所說的「我兒」,其實並非泛指他們兄弟,而是單指他,因為他曾是韓國的正統君主。
張啟功為何要設法殺害他們,還不是為了趕盡殺絕,徹底斷了韓王室正統的根,以絕後患?
在周氏與韓佶緊張又期待的目光下,趙潤點了點頭,說道:“賢家能這麼想那是最好。……我與韓然相識十餘年,交情不淺,因此一些虛情假意的話,我索性也不與你們講。”說道這裏,他目視著周氏母子,鄭重地說道:“隻要我趙氏還在,你母子就能在雒陽享盡榮華,無有短缺。”
周氏眨了眨眼睛,顯然是聽懂了趙潤的言下之意:放你們回韓國,那不可能,但我能讓你們在我魏國的王都,像大貴族那樣享盡榮華富貴。
不得不說,這對於周氏母子三人來說,已經是最好的待遇。
想到這裏,周氏連忙俯身感謝道:“賤婦拜謝魏王陛下的大恩。”
然而,韓佶卻有些懷疑的小聲問道:“當真?魏王陛下果真肯放過母親、弟弟還有我?不會反悔麼?”
“佶兒?”周氏連忙低聲嗬斥。
趙潤朝著周氏擺了擺手,微笑著對韓佶說道:“小小年紀,何來這般多疑?”說到這裏,他心中一動,問道:“你知道,其實我朝大臣張啟功,他因何要追殺你母子三人?”
韓佶點點頭,回答道:“隻因小子繼承了父王的王位,乃大韓王室正統。”
“很聰明。”
趙潤誇讚了兩句,隨即笑著說道:“張卿對你有所顧慮,是故欲趕盡殺絕、以絕後患,但對於你這小輩,我卻不懼……嗬嗬,縱使你父韓然在世時,我亦不懼,更何況是你這小輩。”
“可雖說如此,魏王陛下依舊還是要強留我母子三人在魏國……”韓佶低聲說道。
聽到這句隱隱有諷刺意味的話,周氏麵色大驚,顧不得儀態嗬斥道“佶兒,你豈敢如此對魏王陛下說話?還不速速告罪?”
看著韓佶有些惶恐的表情,趙潤笑著寬慰周氏道:“賢家稍安勿躁。”
說罷,他轉頭看向韓佶,笑著問道:“小子,你覺得我是有所顧忌,才要留你們母子三人在我大魏麼?”
韓佶嘴唇微微一動,但卻沒有說什麼,大概是因為他母親此刻正瞪著他的關係。
見此,趙潤便自顧自說道:“相信你們母子前來我大魏期間,也曾聽說了諸國聯軍正在進犯我大魏的消息,此皆因中原各國林立,各為己利,是故征伐不斷。……鑒於此,我欲以戰止戈、掃平諸國,也就是說,韓國是我大魏日後必定會吞並的國家……”說到這裏,他看向韓佶,笑著說道:“你可相信,我放你們母子三人回韓國,你三人必死無疑。要麼是死在魏人手中,要麼是死在韓人手中。但若是你們母子留在我大魏,留在王都雒陽,我便可以庇護你母子三人周全,使你們一生安享太平……明白了麼,小子?”